叶态花姿受露多,墙阴砌角自婆娑。
如云鬒发偏宜绾,不藉玉人费琢磨。
叶态花姿受露多,墙阴砌角自婆娑。
如云鬒发偏宜绾,不藉玉人费琢磨。
这首诗描绘了玉簪花的独特魅力与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玉簪花的形态、色泽以及它在自然环境中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叶态花姿受露多,墙阴砌角自婆娑。”这两句描绘了玉簪花在清晨露水的滋润下,叶片与花朵展现出的生动姿态。它们仿佛在墙角的阴影中自由摇曳,展现出一种自然而不造作的美。这里的“婆娑”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花朵随风轻轻摆动的情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着,“如云鬒发偏宜绾,不藉玉人费琢磨。”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玉簪花的美丽。诗人将玉簪花的花朵比作如同乌黑亮丽的云鬓,既突出了花朵的色彩与光泽,也暗示了其优雅与高贵。同时,诗句中提到“不藉玉人费琢磨”,意味着即使没有精心雕琢,玉簪花本身就已经是完美的存在,强调了其自然之美和内在的纯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玉簪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纯洁、和谐生活的向往。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将玉簪花的形象定格在读者心中,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语言的美感。
楚客怨逢秋,闲吟兴非一。
弃官守贫病,作赋推文律。
樵径未经霜,茅檐初负日。
今看泛月去,偶见乘潮出。
卜地会为邻,还依仲长室。
东洛居贤相,南方待本师。
旌麾俨欲动,杯锡杳仍迟。
积雪迷何处,惊风泊几时。
大臣能护法,况有故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