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
《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全文
唐 / 皇甫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东洛居贤相,南方待本师。

旌麾俨欲动,杯锡杳仍迟。

积雪迷何处,惊风泊几时。

大臣能护法,况有故山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dàiqínzhàoshàngrénzhì
táng / huángrǎn

dōngluòxiánxiāngnánfāngdàiběnshī
jīnghuīyǎndòngbēiyǎoréngchí

xuěchùjīngfēngshí
chénnéngkuàngyǒushān

翻译
东洛居住着贤明的宰相,南方等待着佛法的导师。
军旗整齐,似乎即将出发,但赐给僧人的酒杯和锡杖却迟迟未到。
厚厚的积雪掩盖了道路,不知道要去哪里,惊风不定,何时才能停歇。
作为大臣能够维护佛法,更何况还有回归故乡的愿望。
注释
东洛:洛阳,古代都城之一。
贤相:德才兼备的宰相。
南方:指佛教发源地南亚地区。
本师:原始的佛法导师。
旌麾:军旗,此处借指使者或僧侣的仪仗。
杯锡:僧侣出行时携带的酒杯和锡杖。
迷何处:迷失方向。
泊几时:何时停留。
护法:维护佛法。
故山:故乡,这里可能暗指僧侣的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名为《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大臣护法能力的赞扬。

“东洛居贤相,南方待本师。”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贤能之士或心中的导师充满期待之情。东洛和南方可能是指向某个特定的人物或者理想的栖息之地。

“旌麾俨欲动,杯锡杳仍迟。”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即将出发却又被迫等待的情景。旌麾(旗帜)和杯锡(古代行军时用来指挥的器物)都是战争或军队行动中的象征,而“俨欲动”和“杳仍迟”则传达了一种即将开始却又被迫延缓的情形。

“积雪迷何处,惊风泊几时。”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中的无奈。积雪和惊风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景象,但在这里却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推移和内心的焦虑。

“大臣能护法,况有故山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国家大臣能够守护法律与秩序的肯定,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况有故山期"暗示着诗人内心中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希望能够如期返回那片充满情感联结的土地。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贤能之士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安稳的期许。

作者介绍
皇甫冉

皇甫冉
朝代:唐   字:茂政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生辰:公元717年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猜你喜欢

折杨柳歌辞·其五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䟤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0)

展子虔游春图卷

东风一样翠红新,绿水青山又可人。

料得春山更深处,仙源初不限红尘。

(0)

山村即目·其二

一角西风夕照中,断云东岭雨濛濛。

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

(0)

小桥

落花如雪马蹄香,几树黄鹂欲断肠。

行到小桥春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

(0)

秋雨渐凉有怀兴元三首·其三

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0)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