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年华换,春来忽赠诗。
连宵惊夜雨,竟夕觅晴丝。
寓目诗千卷,舒怀笔一枝。
灵机畴拮抗,典奥溯源支。
集读淮南子,楷摹晋献之。
闻鸡思起舞,拔剑斫生悲。
道谊堪砭世,农桑爱及时。
人言皆不间,孝弟两无亏。
屋绕撑天树,园栽向日葵。
临歧才握别,异地又相思。
岂是焦桐爨,偏蒙戴笛吹。
前身明月似,心与古人期。
屈指年华换,春来忽赠诗。
连宵惊夜雨,竟夕觅晴丝。
寓目诗千卷,舒怀笔一枝。
灵机畴拮抗,典奥溯源支。
集读淮南子,楷摹晋献之。
闻鸡思起舞,拔剑斫生悲。
道谊堪砭世,农桑爱及时。
人言皆不间,孝弟两无亏。
屋绕撑天树,园栽向日葵。
临歧才握别,异地又相思。
岂是焦桐爨,偏蒙戴笛吹。
前身明月似,心与古人期。
这首诗以酬和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道德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开篇“屈指年华换,春来忽赠诗”表达了时光流转,春天到来时收到友人诗作的惊喜之情。接下来的“连宵惊夜雨,竟夕觅晴丝”,描绘了夜晚的雨水和期待晴朗的心情,隐喻着生活的起伏与内心的渴望。
“寓目诗千卷,舒怀笔一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阅读和创作生活,“灵机畴拮抗,典奥溯源支”则体现了他在文学和知识上的追求与探索。通过引用《淮南子》和模仿晋代书法家献之,表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学习。
“闻鸡思起舞,拔剑斫生悲”借用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决心。“道谊堪砭世,农桑爱及时”强调了道德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自然的关怀。
“人言皆不间,孝弟两无亏”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家庭伦理的重视,认为言行应当诚实无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屋绕撑天树,园栽向日葵”描绘了理想中的家园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最后,“临歧才握别,异地又相思”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岂是焦桐爨,偏蒙戴笛吹”可能暗含了对某些事物或行为的反思,“前身明月似,心与古人期”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以及与古代贤者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怀。
我先落魄何所为,百年生计巢南枝。
迎风吸露饮山渌,枕泉漱石吟新诗。
一丝不挂心自乐,澹然性灵学无学。
洗耳熟听空山猿,知心更有空山鹤。
漫漫长夜何时晨,纷纷尘世何日清。
餔糟啜醨难自强,独醒肯图千古名。
君不见严光片石生白云,江湖夜永秋水深。
碧丝牵动潭底月,直钩钓断人间心。
画栋丽晴霞,飞甍接天汉。
虚棂纳青山,巍轩贮黄卷。
缅怀创楼人,胸襟蕴奇算。
相去数百年,坐阅成一旦。
想当读书日,研精固忘倦。
浮云变盛时,短世惊薄宦。
我欲登斯楼,烟云聊把玩。
感慨三抚阑,临风寄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