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遣使登蓬莱,海山不见楼船回。
汉王自吸九霄露,凌空为筑仙人台。
仙人独立霄汉顶,俯视人间沸如鼎。
武皇欲火正薰天,一滴何曾酌清冷。
昆池既凿鱼龙开,滇国自献真龙媒。
偷桃小儿诚戏谑,青鸟未必瑶池来。
茂林草树秋萧索,火井冰寒厚三尺。
仙人辞汉出宫门,清泪如澌愁不得。
秦王遣使登蓬莱,海山不见楼船回。
汉王自吸九霄露,凌空为筑仙人台。
仙人独立霄汉顶,俯视人间沸如鼎。
武皇欲火正薰天,一滴何曾酌清冷。
昆池既凿鱼龙开,滇国自献真龙媒。
偷桃小儿诚戏谑,青鸟未必瑶池来。
茂林草树秋萧索,火井冰寒厚三尺。
仙人辞汉出宫门,清泪如澌愁不得。
这首诗《古乐府十四首(其九)金铜仙人辞汉歌》由元代诗人叶懋所作,描绘了金铜仙人离开汉朝的壮丽场景与复杂情感。
诗中开篇以“秦王遣使登蓬莱”和“汉王自吸九霄露”两句话,巧妙地将秦汉两朝的历史人物与神话元素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宏大背景。接着,“凌空为筑仙人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仙人建造空中宫殿的景象,展现出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
“仙人独立霄汉顶,俯视人间沸如鼎”,通过仙人视角的转换,将人间的喧嚣与仙界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仙人对尘世的超然态度。而“武皇欲火正薰天,一滴何曾酌清冷”则借用了汉武帝的故事,表达了对权力欲望的讽刺,同时也暗示了仙人对人间权力斗争的不屑。
“昆池既凿鱼龙开,滇国自献真龙媒”两句,通过描述人工湖的开凿与异国进贡,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广阔视野和文化交流。接下来,“偷桃小儿诚戏谑,青鸟未必瑶池来”则以幽默的方式,对追求长生不老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反思,暗示了神仙故事中的虚幻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最后,“茂林草树秋萧索,火井冰寒厚三尺”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与环境特征,进一步渲染了仙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仙人辞汉出宫门,清泪如澌愁不得”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金铜仙人告别汉朝的不舍与哀愁跃然纸上,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展现了古代神话与历史的融合,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权力、自然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江流九派浔阳分,几人到此悲离群。
千秋白傅传行迹,至今图画犹纷纷。
忆昔武相初被贼,首疏得罪由越职。
十年知遇感君恩,一语参商成远谪。
香垆峰下恣遨游,哀猿怪鸟鸣啁啾。
来船去马几相送,阅尽人间离别愁。
离愁别恨向谁写,忽听新声来月下。
推手为琵却手琶,无限芳心曲中泻。
教坊旧事剧凄凉,菊谱重翻暗断肠。
天涯沦落青衫客,江上飘零白发娼。
阑干泪尽低徊久,宾主情多还握手。
一船明月载芦花,半夜歌声迷古柳。
庐山峨峨江水深,终古销魂枫树林。
诗人商妇俱千载,一曲琵琶垂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