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家声重歙城,耳孙遗迹半蓬瀛。
犹馀一纸奎文在,夜夜虹光烛太清。
相国家声重歙城,耳孙遗迹半蓬瀛。
犹馀一纸奎文在,夜夜虹光烛太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所作的《题宗贵道纪族兄清忠世家卷》。诗中,诗人首先赞美了相国家族在歙城享有崇高的声誉,其影响力如同遍布蓬瀛洲般的广大。接着,诗人提到家族中还保存着一份珍贵的文献,这份文献象征着家族的学问和文化传承,犹如奎星文气般熠熠生辉。最后,诗人以"夜夜虹光烛太清"来形容这份文献夜间发出的光芒,仿佛照亮了整个清静的天空,寓意其深远影响和不朽价值。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家族的历史荣耀和文化积淀,表达了对族兄清忠世家的敬仰与赞美,以及对家族传统的珍视。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八十逢重五,又过一年关。
脊梁竖起犹可,脩竹报平安。
现在休轻放过,来著必须赶上,往者莫追还。
聆善仍牢记,差胜老师丹。诗言志,书记事,接遗残。
存诚善世吾分,邪思所当闲。
老矣头还未白,留住少年丛里,共历岁时寒。
解听心弦响,流水复高山。
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
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却愁为农亦良苦,近岁征役相烦煎。
养蚕唯堪了官税,卖犊未足输米钱。
虬须县吏叩门户,邻犬夜吠频惊眠。
雨中投泥东凿堑,冰上渡水西防边。
几家逃亡闭白屋,荒村古木空寒烟。
君独胡为有此乐,无乃地迩秦溪仙。
门前流水野桥断,不过车马唯通船。
秧风初凉近芒种,戴胜晓鸣桑头颠。
短衣行陇自课作,儿子馌后妻耘前。
白头虽复劳四体,若比我辈宁非贤。
旅游三十不称意,年登未具粥与灊。
便投笔砚把耒耜,从子共赋《豳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