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逢重五,又过一年关。
脊梁竖起犹可,脩竹报平安。
现在休轻放过,来著必须赶上,往者莫追还。
聆善仍牢记,差胜老师丹。诗言志,书记事,接遗残。
存诚善世吾分,邪思所当闲。
老矣头还未白,留住少年丛里,共历岁时寒。
解听心弦响,流水复高山。
八十逢重五,又过一年关。
脊梁竖起犹可,脩竹报平安。
现在休轻放过,来著必须赶上,往者莫追还。
聆善仍牢记,差胜老师丹。诗言志,书记事,接遗残。
存诚善世吾分,邪思所当闲。
老矣头还未白,留住少年丛里,共历岁时寒。
解听心弦响,流水复高山。
这首诗是沈尹默在清末近现代初年,端午节临近时,以前韵再创作的一首词。诗人八十岁高龄,面对重五佳节,感慨时光荏苒,一年又过。他强调脊梁虽老但仍坚韧,象征着对生活的坚守和对平安的期盼。诗人告诫自己要珍惜当下,追赶时间,不再追悔过去,同时铭记善行,摒弃邪念。
"聆善仍牢记,差胜老师丹"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认为倾听善言、实践善行比老师的教诲更为重要。接下来,他提到自己的责任,要在晚年保持真诚,与年轻人共度岁月的艰难。最后两句"解听心弦响,流水复高山",以音乐和自然景象作结,寓意内心的宁静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如同流水与高山般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又有对节日的感怀,展现了沈尹默独特的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