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道源游西庄,遇齐道人,同往草堂,为齐书此》
《与道源游西庄,遇齐道人,同往草堂,为齐书此》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桑麻已零落,藻荇复消沉。

园宅在人境,岁时伤我心。

强穿南埭路,遥望北山岑。

欲与道人语,跨鞍聊一寻。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齐道人在秋季游览西庄的情景。首句"桑麻已零落,藻荇复消沉",通过写桑麻和藻荇的凋零,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园宅在人境,岁时伤我心"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人事变迁的感慨,寓含着淡淡的忧思。

"强穿南埭路,遥望北山岑",诗人特意穿过南埭小路,远眺北山,试图借此排遣心中的愁绪,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自然景色的向往。最后两句"欲与道人语,跨鞍聊一寻",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与齐道人交流,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志,体现了苏轼在仕途波折中寻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农器图十咏·其一犁

耒耜由来揉斲为,叔平始教以牛施。

深耕利用希多穫,玉食惟当念在兹。

(0)

和阗玉幽厓垂钓图

跽饵幽厓上,直钩应不嫌。

设如寻姓氏,弗吕定为严。

(0)

恭谒泰陵

呼天难应地,万古不春时。

到此惊如昨,无言秪益悲。

爱民承昔笃,勤政励今为。

九叩还三奠,回瞻欲去迟。

(0)

过安河叠辛巳旧作诗韵

辛巳过濡水,初命浚濡源。

安东及高阳,仿佛名同传。

圣女出易州,实与易水连。

岁久浸入沙,无足资灌田。

天然利民泽,可使虚渗乾。

发帑俾疏剔,其功非唐捐。

安河易新名,听予有后言。

虽云善其初,久要宜敬旃。

闸坝时脩治,俾毋滥轶川。

轮日以输溉,人和可格天。

经过示梗概,所重惟吁年。

(0)

降旨截漕米十五万石以济直省赈需

年前截漕五十万,用佐冬春赈贷资。

迩来青黄逮不接,民艰巡跸周询知。

部帑再拨八十万,仍虑难为无米炊。

复留新漕十五万,以济灾后频然眉。

从来救荒无善策,在尽心以补苴为。

示大端惟扩充要,共者嗟嗟良有司。

(0)

对山亭戏题

何亭弗与山相对,独是斯亭得享名。

却笑千秋青史里,几人不向个中行。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