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截漕五十万,用佐冬春赈贷资。
迩来青黄逮不接,民艰巡跸周询知。
部帑再拨八十万,仍虑难为无米炊。
复留新漕十五万,以济灾后频然眉。
从来救荒无善策,在尽心以补苴为。
示大端惟扩充要,共者嗟嗟良有司。
年前截漕五十万,用佐冬春赈贷资。
迩来青黄逮不接,民艰巡跸周询知。
部帑再拨八十万,仍虑难为无米炊。
复留新漕十五万,以济灾后频然眉。
从来救荒无善策,在尽心以补苴为。
示大端惟扩充要,共者嗟嗟良有司。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主题围绕着对灾荒时期的救济工作进行反思与指导。乾隆皇帝在诗中表达了对于灾荒时期粮食分配与救济策略的深思熟虑。
首先,乾隆提到过去一年截留了五十万石漕粮用于冬季和春季的赈灾贷款。接着,他指出近来粮食供应未能及时跟上,百姓生活陷入困境,因此亲自巡视并询问民间疾苦。为了进一步缓解灾情,他再次拨款八十万石漕粮,并预见到仅凭这些可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又预留了十五万石新漕粮,以应对灾后的持续需求。
乾隆在诗中强调,面对灾荒,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关键在于尽心尽力地修补和改进现有的救济措施。他提出,有效的救济策略应当着眼于扩大援助范围和深化救助内容,让所有相关官员都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共同努力,以期达到更广泛的救济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乾隆不仅展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也体现了其作为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深思熟虑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