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寇仍猖獗,城边即弃捐。
休兵虽上策,讲信竟虚传。
人事今如此,天心恐未然。
忍令唇齿地,重此染腥膻。
群寇仍猖獗,城边即弃捐。
休兵虽上策,讲信竟虚传。
人事今如此,天心恐未然。
忍令唇齿地,重此染腥膻。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章甫对于战乱时期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首句"群寇仍猖獗"描绘了敌寇横行的严峻形势,"城边即弃捐"则表达了防守力量的薄弱和无奈。"休兵虽上策"表明诗人认为停止战争是明智之举,但"讲信竟虚传"暗示了诚信和谈判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人事今如此"揭示了人世间纷扰不安的现状,而"天心恐未然"则寄托了诗人对天意的期待,希望上天能改变这种困局。最后两句"忍令唇齿地,重此染腥膻"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边境地区再次遭受战火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无辜百姓遭受苦难的同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时事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于和平的深切期盼。
客路风尘恶。叹匆匆、节临重午,不堪牢落。
却忆故园当此日,虚馆朋侪对酌。
拟胜会、追踪河朔。
翘首帝都红日近,望白云、亲舍天寥廓。
肠欲断,心飘泊。江心旧事流传昨。
我欲将、兴亡作鉴,悃诚谁托。
惆怅灵均今已矣,水底英魂寂寞。
又谁辨、醉醒清浊。
感事羁怀频吊古,抚乾坤、浩气空盘薄。
歌短调,发长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