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门杂咏·其四》
《云门杂咏·其四》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座山僧伴一回,薄游如卧小崔嵬。

永和遗帖停云散,王氏新碑染翰开。

看竹有楼随地主,乘风无阁待朋来。

眼前兴废都相似,莫遣空林放酒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山中,与僧侣相伴的宁静生活。首联“一座山僧伴一回,薄游如卧小崔嵬”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与山僧共度时光的悠闲场景,仿佛在低矮的山丘上小憩,暗示了旅程的轻松与自在。

颔联“永和遗帖停云散,王氏新碑染翰开”运用典故,将历史与自然景象相融合,永和年间留下的墨迹仿佛随云散去,而新的碑文则以书法之美的形式展现,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

颈联“看竹有楼随地主,乘风无阁待朋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无论是竹楼还是乘风,都充满了诗意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尾联“眼前兴废都相似,莫遣空林放酒杯”则以哲思收尾,诗人感慨于世间万物的兴衰更迭,提醒自己不应因眼前的得失而放纵,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归雁语

一雁南飞千雁随,洞庭洲外云梦陂。

往年经宿庐花渚,今来尽长鹿角枝。

鹿角枝,无定期。

有时黄沙积海岛,看尔埋没水中坻。

(0)

感秋和钱紫山

病客独吟江上山,卧看红叶对柴关。

风来已觉桃笙冷,雨过惟馀苔藓閒。

堂上虫声喧坐榻,城头月色照沙湾。

少年许国心犹在,感叹于今鬓欲斑。

(0)

漂母祠

一饭相怜良不易,千金为报更何难。

天生豪杰终扶汉,谁在尘埃豫识韩。

阿母淮阳祠貌古,王孙云梦主恩残。

登台一掬伤心泪,洒向西风木叶乾。

(0)

和白沙先生菊花

紫艳初移自涧滨,幽怀更对白纶巾。

楚云别去遥相忆,欲折寒香寄远人。

(0)

和伍抑斋用韵

半幅寒衾一卷毡,昔年挑过岭云颠。

亦知悃愊非时好,难作脂韦取世怜。

回首烟霞逢道侣,寄情水月伴吟仙。

与君采采南山蕨,胜却当时愧俸钱。

(0)

小除夕郭乐周小酌舟中

簌簌寒风霜满林,数株疏柳暮烟沉。

黄河日夜波声急,不似思乡一片心。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