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潋春波净拍浮,一篙含碧恰胜舟。
溯洄梅坞閒招鹤,容与芦汀可狎鸥。
锦里诗情天上坐,山阴画意镜中游。
柳边不系清阴嫩,兴在风行及水流。
泛潋春波净拍浮,一篙含碧恰胜舟。
溯洄梅坞閒招鹤,容与芦汀可狎鸥。
锦里诗情天上坐,山阴画意镜中游。
柳边不系清阴嫩,兴在风行及水流。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泛舟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水的清澈、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以及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泛潋春波净拍浮”,开篇即点明了春水的清澈与流动之美,仿佛能映照出天空的倒影,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一篙含碧恰胜舟”,进一步描绘了泛舟于碧波之上的情景,一篙轻点,便如同驾驭着小舟在碧绿的春水中航行,充满了自由与惬意。
“溯洄梅坞閒招鹤,容与芦汀可狎鸥”两句,通过“梅坞”、“芦汀”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泛舟时所见的自然风光,梅林间闲适地招引着飞鹤,芦苇丛中与鸥鸟嬉戏,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美景。
“锦里诗情天上坐,山阴画意镜中游”,这两句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享受着诗意与画意的双重盛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赞美。
最后,“柳边不系清阴嫩,兴在风行及水流”,诗人以柳树为背景,不拘泥于固定的舟泊之地,任由风行水流引领前行,体现了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如同这自由流动的春水,源源不断。
整首诗通过对春水泛舟情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
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
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
当年困流俗,钻纸如痴蝇。
一朝脱尘网,决若飞鸟惊。
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
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
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
忽然辨疆域,独得分专城。
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
馀事不着意,自然造纯精。
怜君生卑微,也缚利与名。
持身抱馀恨,写物多遁情。
以此游世间,心虑何由平。
再拜谢师言,得闲频寄声。
黄门给事二千粟,日割三牲亦应足。
刘翁食俎厌膻腥,千亩渭川期满腹。
吴人束简如束刍,百钱可了三日厨。
刘翁平生几两屐,可能千亩无赢馀。
独嫌纳腹未可尽,更为挥毫写清峻。
庭空月落千丈长,老柏乔松未高劲。
锦绷稚子置腹中,铁面老人凌远风。
此君族类俱得所,多事索此霜髯翁。
腹饥眼饱徒倥偬,只说饕馋疑作俑。
何以先生日照盘,更看婵娟势飞动。
琳师从此唯善看,时时更为通平安。
疏帘蝶粉,幽径燕泥,花间小雨初足。
又是禁城寒食,轻舟泛晴渌。寻芳地,来去熟。
尚彷佛、大堤南北。望杨柳、一片阴阴,摇曳新绿。
重访艳歌人,听取春声,犹是杜郎曲。
荡漾去年春色,深深杏花屋。东风曾共宿。
记小刻、近窗新竹。旧游远,沈醉归来,满院银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