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
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
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
当年困流俗,钻纸如痴蝇。
一朝脱尘网,决若飞鸟惊。
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
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
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
忽然辨疆域,独得分专城。
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
馀事不着意,自然造纯精。
怜君生卑微,也缚利与名。
持身抱馀恨,写物多遁情。
以此游世间,心虑何由平。
再拜谢师言,得闲频寄声。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
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
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
当年困流俗,钻纸如痴蝇。
一朝脱尘网,决若飞鸟惊。
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
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
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
忽然辨疆域,独得分专城。
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
馀事不着意,自然造纯精。
怜君生卑微,也缚利与名。
持身抱馀恨,写物多遁情。
以此游世间,心虑何由平。
再拜谢师言,得闲频寄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寒冷的季节中行走的情景,周遭环境如同冰一般冷漠。他向一位隐居的人询问长久漂泊之后应该如何安身立命。隐者回答说,他自己则是怀抱禅意,追求心灵的清净。在过去,自己也曾深陷世俗之中,如同纸上的痴蝇一般无法自拔。但某一天,我终于脱离了尘世的羁绊,就像惊飞的鸟儿一样。隐者继续说,他现在过着简朴的生活,与年老的僧侣为伴,往来于佛法之间,经常被推崇为先知先觉。这条道本无所谓学问,不分精粗。但忽然间,我辨识了自己的疆域,独自获得了一片净土。物欲之外,我拥抱的是好的东西,醒来时发现我的毛发变得轻盈。其他琐事都不放在心上,自然而然地造就纯净和精进。我怜悯你生于卑微的境遇,也被名利所束缚。保持身心的清净,怀抱着对世事的遗憾,对万物多有遁藏的情感。以这样的心态游历在世间,我的心虑又如何能够平静?最后,再次向师父致意,得以安闲,经常寄送我的声音。
这首诗通过旅人的提问和隐者的回答,展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以及追求精神层面的清净与自在。诗中运用了禅宗的思想,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借鉴,表达了一种出世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