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塞遥遥人未到,金闺夜夜鸡鸣早。
画屏银烛影长寒,宝帐薰笼空自好。
井床幽咽辘轳软,离魂乍断惊眠浅。
半枕寻思信复疑,回肠逐与更筹转。
芭蕉露坠清声发,螽斯络纬哀残月。
窗纱冷落暗生光,耿耿含情独不歇。
玉塞遥遥人未到,金闺夜夜鸡鸣早。
画屏银烛影长寒,宝帐薰笼空自好。
井床幽咽辘轳软,离魂乍断惊眠浅。
半枕寻思信复疑,回肠逐与更筹转。
芭蕉露坠清声发,螽斯络纬哀残月。
窗纱冷落暗生光,耿耿含情独不歇。
这首《长夜曲》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长夜中的思绪和情感波动。
首句“玉塞遥遥人未到”,以“玉塞”象征遥远的距离,暗示主人公思念之人远在他方,未归之期未知,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距离感和时间上的等待感。接下来,“金闺夜夜鸡鸣早”则从时间的角度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等待的焦虑和无奈,夜晚的漫长与清晨的早至形成对比,凸显了主人公内心的煎熬。
“画屏银烛影长寒”一句,通过“画屏”、“银烛”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华美而又孤寂的氛围,银烛的寒光映照在画屏上,不仅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宝帐薰笼空自好”则表达了主人公虽然拥有奢华的物质享受,但内心却感到空虚和寂寞,这种矛盾的情感跃然纸上。
“井床幽咽辘轳软”描绘了深夜中井边辘轳转动的声音,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环境的静谧感,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波动和不安。“离魂乍断惊眠浅”则直接揭示了主人公因思念之苦而难以入眠,甚至在梦中也难以摆脱对远方之人的牵挂,表现了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半枕寻思信复疑,回肠逐与更筹转”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在夜深人静时的反复思考和情感的起伏,每一声更鼓都似乎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思绪,使得情感更加激荡。
“芭蕉露坠清声发,螽斯络纬哀残月”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如芭蕉叶上的露珠滴落和昆虫的哀鸣,与主人公的心境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哀婉的氛围,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最后,“窗纱冷落暗生光,耿耿含情独不歇”收尾,以窗纱的微光和主人公独自含情的状态,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长夜中孤独而深情的守候,情感达到了高潮,同时也为整首诗画上了温柔而略带伤感的句点。
整体而言,《长夜曲》通过对主人公在长夜中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沉的思念、孤独的守候以及复杂的情感波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抒情佳作。
太古不可挽,空山潜幽人。
世务无絷缚,樵苏不为辛。
游日旷烟霭,骋怀极嶙峋。
咄惜耸壑材,聊斧臃肿薪。
空翠冷入骨,残霞每在身。
溪谷适跫然,鹿豕夙所亲。
朗唱振林木,长啸超风尘。
寓兴云与石,逃名秋复春。
巢由慕狂踪,尧舜非所钦。
岂云负叔敖,含笑弃买臣。
此中有真趣,物外曾忧贫。
丹崖一千丈,不愿图麒麟。
夕阳二三束,重负嗤丘民。
颓然卧明月,身外安足论。
春意归风雨。到如今、缓红舒翠,一番重起。
况更索居无一事,镇日琴书而已。
待醉也、如何得醉。
多谢白衣能远致,把葛巾、忙却科头倚。
胸磊块,故应洗。琼膏慢入清尊细。
似当年、掌分茎露,雪消春水。
欲折筒荷充泛驾,凭借曲生为驭。
直引到、华胥路里。
遮莫归来问名姓,道清真、袁粲频为主。
天下事,任公耳。
索处寡合并,三益不我迟。
散步遵广隰,江干饶奇致。
流水青宛转,垂杨绿遥裔。
波风徐自发,翛翛微凉至。
古墓交长衢,深楸起幽意。
荆棘日夜生,能无雍门泪。
兖客奏钟鼓,爰居终不豫。
稻粱苟足谋,缨弁非所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