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使鸣禽自在啼,感春端似惜芳时。
一枝暂寄休饶舌,静处须防挟弹儿。
谁使鸣禽自在啼,感春端似惜芳时。
一枝暂寄休饶舌,静处须防挟弹儿。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鸟儿自由啼鸣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珍惜之情。诗人以“鸣禽”自比,感叹自己虽能自由表达情感,却也需警惕外界的干扰,寓意深刻。
首句“谁使鸣禽自在啼”,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是谁赋予了鸟儿自由歌唱的权利,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自己能否同样拥有自由表达的思考。
次句“感春端似惜芳时”,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不仅是因为春天的到来带来了生机与美丽,更因为春天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需要倍加珍惜。
第三句“一枝暂寄休饶舌”,形象地描绘了春天中鸟儿在树枝上短暂停留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处境,如同鸟儿一样,虽然暂时得以安逸,但也要小心谨慎,避免不必要的纷扰。
最后一句“静处须防挟弹儿”,借用典故,提醒自己即使在宁静的环境中也要警惕那些可能带来危险的人或事,表达了诗人对复杂世态的洞察和警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中潜在威胁的警觉。
一溪依旧伤心碧,年年辄惊人换。
树合青连,桥横白断,曲曲柔波流怨。山帘雨卷。
问窟宅何人,蜃楼红见。
代有词仙,素云沈后绪风扇。
芦花飞雪十里,旧秋新粉本,留付图卷。
名下低徊,尊前检点,都是营巢慵燕。涓流似剪。
怕小影沧桑,海东三变。引去蓬舟,暮烟凝棹远。
香腮托。人与梨花俱弱。
东风外、斜压香衾,蹙损潇湘远山角。镜鸾空掩却。
愁觑玉肌减削。
又不是、中酒伤春,尽日沈吟倚妆阁。唾花裙上落。
奈紫栈才温,红绵正薄。水晶帘额轻寒络。
更阵阵春雨,恹恹残日,小楼欲睡那便著。
且自漱春酌。飘泊。旧时约。只柳绵花絮,年年如昨。
绿遍平芜天又各。念马嘶门外,听来常错。
清明寒食,无限恨,燕子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