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歌衫舞袖,偏宜小小排当。
几缕红丝烦月老,倩伊暗里牵将。
莫笑形骸槁木,居然优孟冠裳。
对对鱼龙曼衍,声声箫管悠扬。
锦幔低垂看不尽,消磨半角斜阳。
为语郭郎鲍老,大家傀儡登场。
一样歌衫舞袖,偏宜小小排当。
几缕红丝烦月老,倩伊暗里牵将。
莫笑形骸槁木,居然优孟冠裳。
对对鱼龙曼衍,声声箫管悠扬。
锦幔低垂看不尽,消磨半角斜阳。
为语郭郎鲍老,大家傀儡登场。
这首《河满子·观傀儡戏》由清代诗人俞樾所作,描绘了一场傀儡戏的生动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和生活情趣。
首先,“一样歌衫舞袖,偏宜小小排当”,开篇即以“歌衫舞袖”形容傀儡戏中人物的装扮,虽是小小傀儡,却能展现出与真人相似的舞蹈动作,显示出技艺之高超。接着,“几缕红丝烦月老,倩伊暗里牵将”,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红丝比喻为月下老人手中的红线,形象地描绘了操控傀儡的幕后之人,巧妙地将传统婚恋观念融入其中,增添了几分趣味。
“莫笑形骸槁木,居然优孟冠裳”,这里借用了优孟的故事,优孟是古代著名的演员,以其精湛的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而闻名。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傀儡戏演员的敬意,认为他们即使身形如槁木,也能穿上华丽的衣裳,扮演各种角色,展现非凡的艺术魅力。
“对对鱼龙曼衍,声声箫管悠扬”,进一步描绘了傀儡戏中的场景,鱼龙曼衍是一种古老的杂技表演形式,此处用来形容傀儡戏中各种角色的互动,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声声箫管悠扬”这一细节,展现了傀儡戏中音乐与表演的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富有节奏感的氛围。
最后,“锦幔低垂看不尽,消磨半角斜阳”,描绘了观众沉浸在傀儡戏表演中的情景,锦幔低垂,光线逐渐暗淡,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人们被这场表演深深吸引,直到夕阳西下,仍不愿离去。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增添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为语郭郎鲍老,大家傀儡登场”,结尾处以戏谑的口吻,邀请郭郎(古代戏曲中的一种角色)和鲍老(古代戏曲中另一种角色)一同上场,体现了对傀儡戏演员的尊重和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
整体而言,《河满子·观傀儡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傀儡戏的独特魅力,不仅赞美了演员们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作者对民间艺术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