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依旧伤心碧,年年辄惊人换。
树合青连,桥横白断,曲曲柔波流怨。山帘雨卷。
问窟宅何人,蜃楼红见。
代有词仙,素云沈后绪风扇。
芦花飞雪十里,旧秋新粉本,留付图卷。
名下低徊,尊前检点,都是营巢慵燕。涓流似剪。
怕小影沧桑,海东三变。引去蓬舟,暮烟凝棹远。
一溪依旧伤心碧,年年辄惊人换。
树合青连,桥横白断,曲曲柔波流怨。山帘雨卷。
问窟宅何人,蜃楼红见。
代有词仙,素云沈后绪风扇。
芦花飞雪十里,旧秋新粉本,留付图卷。
名下低徊,尊前检点,都是营巢慵燕。涓流似剪。
怕小影沧桑,海东三变。引去蓬舟,暮烟凝棹远。
这首《齐天乐》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西溪的自然美景与时光流转的感慨。开篇“一溪依旧伤心碧”,以溪水之碧绿,暗喻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伤感。接着,“年年辄惊人换”一句,直接点明了岁月更迭,人事变迁的主题。
“树合青连,桥横白断,曲曲柔波流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树木相连,绿意盎然;横跨其上的桥梁,与流水形成鲜明对比;而那曲折的溪流,则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这一段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山帘雨卷。问窟宅何人,蜃楼红见。”山间的雨帘如帘幕般展开,令人遐想无限。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又有谁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宿?”“蜃楼红见”则借用了传说中的蜃楼,象征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代有词仙,素云沈后绪风扇。”这里提到的“词仙”,可能是对古代文人的赞誉,表达了对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的怀念。而“素云沈后绪风扇”则暗示了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即使是在云消雾散之后,依然能感受到前人的智慧与精神。
“芦花飞雪十里,旧秋新粉本,留付图卷。”芦花随风飘扬,如同雪花一般,铺满了十里之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时间流转、季节更替的诗意表达。诗人将这些景象融入画中,使之成为永恒的记忆。
“名下低徊,尊前检点,都是营巢慵燕。”“名下低徊”意味着在名声之下,人们往往会有更多的思考与犹豫。“尊前检点”则是指在酒宴之上,人们回顾过去,检视自己的生活。这两句通过燕子筑巢的慵懒行为,隐喻了人在面对生活时的犹豫不决与对过去的反思。
“涓流似剪。怕小影沧桑,海东三变。”涓涓细流如同剪刀,切割着时间的痕迹,让人不禁担心自己在时间的长河中是否会留下任何痕迹。最后,“引去蓬舟,暮烟凝棹远”则以舟行于暮烟之中,象征着人生的旅途,无论多么遥远,都终将到达彼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时间、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它既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又是一首深沉的人生哲理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