鈯斧埋藏岁月深,岩居日与白云邻。
业风无奈重飘鼓,又作担柴卖筊人。
鈯斧埋藏岁月深,岩居日与白云邻。
业风无奈重飘鼓,又作担柴卖筊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场景。"鈯斧埋藏岁月深",暗示了主人公长久以来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珍贵工具——鈯斧被深深埋藏,象征着他与世隔绝,追求内心的宁静。"岩居日与白云邻"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生活环境,居住在山岩之中,常伴着白云,生活清贫而自在。
然而,"业风无奈重飘鼓"一句揭示了生活的不易,"业风"象征着无法摆脱的世俗牵累,即使想要远离尘嚣,但现实的压力如同风鼓吹一般,再次将他卷入生活的漩涡。"又作担柴卖筊人"则直接描写了他不得不为了生计,再次担起柴火去市场上换取生活所需,这与他起初的隐逸愿望形成了鲜明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隐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波折的深刻理解。
李君业医兼业儒,闭门著方仍著书。
济生利物不求报,人多感德交称誉。
常年卖药吴门市,相去吾家无百里。
得兴尤能日往还,一幅风帆度烟水。
惭予薄宦久辞家,君亦移居住京华。
春风二月城南陌,尚得相寻看杏花。
潘郎年少才力强,笔端五色成文章。
新承宠擢宰山县,送别都门春酒店。
君今与我交虽浅,志业人生宜自勉。
此日牛刀聊试为,他时骥足应须展。
千里江帆一带斜,馀干地沃多桑麻。
时清自喜少徭役,琴弄春风满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