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知侬懒,其如送客何。
叶声和雨细,山色上楼多。
出处俱为累,升沉尽听他。
疏钟暮相答,也解说愁么。
谁不知侬懒,其如送客何。
叶声和雨细,山色上楼多。
出处俱为累,升沉尽听他。
疏钟暮相答,也解说愁么。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送客即归晚登清心阁》。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送别之后的孤独与淡泊之情。
“谁不知侬懒,其如送客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送别之事的无奈和惆怅,每当送走亲朋好友,心中总是充满不舍。这里,“侬”字用得甚妙,既指远离,也带有一丝淡漠之情。
“叶声和雨细,山色上楼多。”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深秋的景象,细雨绵绵,叶间滴答,山色在暮色中愈发浓郁,楼阁之间更显得空旷而宁静。诗人通过这种环境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心境。
“出处俱为累,升沉尽听他。”这里,“出处”指的是事物的起始与结束,而“俱为累”则是说无论何事,都会带来负担。“升沉”二字,则象征着诗人的情感波动,仿佛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起伏。最后一句“尽听他”,显示出一种顺其自然、任凭风浪的心态。
“疏钟暮相答,也解说愁么。”这两句写出了傍晚时分,远处传来的钟声与诗人心中所思不谋而合。钟声似乎在回答着诗人的愁绪,同时也在抚慰着诗人的心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同时,它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心境,是一首意境清幽、情感丰富的佳作。
文波不隔鸳鸯棹,盈盈水声银浦。
淡月眉纤,凉云鬓湿,罗袜姗姗微步。添河两度。
谢灵鹊今年,告劳酬汝。
未信仙家,艳情还被曙鸡妒。
人天一例怨别,恨无青鸟使,难寄书素。
镜里鸾孤,梁閒燕寂,赢得秋心如许。归飞倦羽。
问镌骨鹣愁,汜人知否。后夜相望,更怜风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