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阙书亭焕水乡,四时烟景似沧浪。
玉浆寒色连莎砌,金障秋阴覆草堂。
田里从来应逊畔,儿孙游戏亦成行。
吾君孝理风天下,谁识讴歌缀乐章。
旌阙书亭焕水乡,四时烟景似沧浪。
玉浆寒色连莎砌,金障秋阴覆草堂。
田里从来应逊畔,儿孙游戏亦成行。
吾君孝理风天下,谁识讴歌缀乐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卷。首句"旌阙书亭焕水乡",通过描绘书亭在水乡中的光彩夺目,展现了义门胡氏华林书院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气息。"四时烟景似沧浪"则进一步强调了书院周围四季如画的自然景色,如同江海般的浩渺。
"玉浆寒色连莎砌,金障秋阴覆草堂"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书院的冷峻与温暖相结合,寒色的玉浆映衬着莎草阶砌,金黄色的屏障为秋季的草堂增添了几分静谧。这两句展现出书院内外环境的和谐与雅致。
"田里从来应逊畔,儿孙游戏亦成行",诗人以田野的朴素生活与书院的宁静形成对比,孩子们在书院附近自由游戏,画面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这表达了诗人对胡氏家族注重教育,使得田间劳作之余也能培养后代读书求知的赞赏。
最后,"吾君孝理风天下,谁识讴歌缀乐章",诗人高度评价胡氏家族的教化之功,他们以孝悌之道影响乡邻,这种美德如同春风一般普照天下,然而这样的贡献往往被忽视,无人能真正理解并歌颂。此句寓含了诗人对胡氏家族深沉的敬意和对社会风气的期望。
总的来说,陈尧叟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林书院的环境和胡氏家族的教化影响力,赞美了他们的道德典范,并表达了对孝道文化的推崇。
涉江登彼西山,下看城郭郁盘。
城中阁殿斑烂,嘉树一何纷纶。
上有鸣鸟,旦暮间关。遥望我心浩叹。
阛阓寂阒,民生何艰。
终朝缺突无烟,胡彼来往翩翩。绮衣车马可怜。
谁家起楼造天,歌钟舞管喧阗。
剥羊宰牛列筵,何但一食万钱。倏忽日薄重渊。
明灯荧荧烂堂,绣帏鸡舌流黄。
乐人调瑟未央,千年万岁奉觞。岂知老至悲伤。
日月逝矣不我留,精销时往,霜霰交流。
繁华零落山丘,心欢意爱为他人收。
哀哉胡不德求。
熟梅时候。帘外薰风透。梁燕乳,庭花瘦。
堆盘烹白小,洗盏呼红友。
千古事,文章尽为先生寿。伯玉知非后。
翁子穷经久。人渐老,愁依旧。
弹琴看鬓影,泼墨盈怀袖。
须念我,一春寂寞青溪口。
故人饮我酒,坐我清湖浔。
中燕游后园,俛手交绿阴。
侧磴度别渚,回堂面长林。
西日明远陂,流光荡我襟。
喟然怀往哲,兹地几登临。
亭台无遗构,风木有馀音。
想当古人时,岂不亦似今。
运去鸣鸟寂,时来蛩蠋吟。
无为后者惜,绿醑方在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