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七刻蜀中坚,经注同镌绝后先。
太息艺风蹑云去,空留校记卅余篇。
石经七刻蜀中坚,经注同镌绝后先。
太息艺风蹑云去,空留校记卅余篇。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体乾所作的《感旧吟五首》中的第五首,题为“其五”,作者署名为“缪筱珊太史”。诗中以“石经七刻蜀中坚”开篇,描绘了古代石刻经典在蜀地的坚实存在,接着“经注同镌绝后先”一句,表达了对古代学者们共同镌刻经文,传承知识的敬仰之情。
“太息艺风蹑云去”一句,诗人感叹艺术之风如同云烟般飘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最后,“空留校记卅余篇”则点明尽管岁月流逝,但仍有学者留下了三十多篇校勘记录,以此纪念和传承前人的智慧与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历史传承者的敬意。诗中蕴含的情感深沉而丰富,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无边香色。记涉江自采,锦机云密。
剪剪红衣,学舞波心旧曾识。
一见依然似语,流水远、几回空忆。
看□□、倒影窥妆,玉润露痕湿。闲立。翠屏侧。
爱向人弄芳,背酣斜日。料应太液。
三十六宫土花碧。
清兴凌风更爽,无数满汀洲如昔。
泛片叶、烟浪里,卧横紫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