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溪声语未终,朝天又拜紫泥封。
薝卜林中洒甘露,犀牛扇低扬清风。
我亦平生爱山野,师今共结东林社。
稍待枇杷春雪晴,乘閒来借支郎马。
山色溪声语未终,朝天又拜紫泥封。
薝卜林中洒甘露,犀牛扇低扬清风。
我亦平生爱山野,师今共结东林社。
稍待枇杷春雪晴,乘閒来借支郎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与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共同热爱。首句“山色溪声语未终”,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仿佛山色与溪水在对话,营造出一种悠远深邃的意境。接着,“朝天又拜紫泥封”一句,既表达了对僧人身份的尊敬,也暗示了僧人与天地自然的紧密联系。
“薝卜林中洒甘露,犀牛扇低扬清风”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薝卜林代表了僧人的修行之地,甘露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滋润,犀牛扇则寓意着清凉与净化的力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僧人生活的环境,更体现了其修行的境界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我亦平生爱山野,师今共结东林社”表明诗人与僧人有着相似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他们共同结社于东林,进一步深化了两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最后,“稍待枇杷春雪晴,乘閒来借支郎马”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僧人再次相聚的愿望,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僧人与诗人之间超越世俗的友情,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共同探索和感悟。
天造钟圣明,敷求极南海。
先皇留旧德,苍生望槐宰。
蹇蹇志匪他,忧国我心痗。
闻变已趣装,主恩况踰倍。
出处有大义,报称如靡逮。
新衔例有辞,良亦臣丹在。
小子庸何知,远咨及微猥。
途次奉诲言,跂予望风采。
叱驭正駪駪,云台方洒洒。
宏赞愿蚤闻,旂常炤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