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州访黎博庵》
《南州访黎博庵》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师表身将高士同,异时犹著起衰功。

五羊交臂惟馀我,两浙文心总属公。

春色生于微雨外,远情归自大江东。

滕王阁畔非贪住,不那频年梦寐通。

(0)
鉴赏

此诗《南州访黎博庵》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对黎博庵的探访,展现了对高士风范的景仰与对文脉传承的感慨。

首联“师表身将高士同,异时犹著起衰功”开篇即以“师表”二字点出黎博庵在道德学问上的崇高地位,将其比作古代的高士,同时暗示其在当时社会中起着复兴文化、提振风气的重要作用。

颔联“五羊交臂惟馀我,两浙文心总属公”则进一步描绘了黎博庵在岭南(五羊之地)和江浙一带文人心中的地位,表达了他对各地文化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作为知音的孤独感。

颈联“春色生于微雨外,远情归自大江东”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情感的深沉与遥远,春色从细雨之外生发,象征着黎博庵的精神影响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而“远情归自大江东”,则暗示着诗人对黎博庵的敬仰之情如同长江之水,源远流长,跨越时空。

尾联“滕王阁畔非贪住,不那频年梦寐通”以滕王阁为背景,借以表达对黎博庵的向往与追求,并非贪恋于物质或权位,而是心灵深处的渴望与共鸣。最后一句“不那频年梦寐通”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多年来对黎博庵的思念与交流,仿佛梦境一般难以实现,却始终萦绕心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黎博庵高尚人格的崇敬以及对其文化贡献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个人在追寻精神导师过程中的孤独与执着。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题杨妃出浴图

钿盒金钗宠幸新,温泉初试落池身。

沉鱼落雁知何似,一树梨花带雨春。

(0)

悲愤二首·其二

汉家磐石重天宗,奕叶金枝并剪桐;

入塞乌孙骄射日,开基赤帝冷歌风。

虚传马渡江皋外,尚忆龙潜海峤中。

却望绛衣愁不见,舂陵夜夜气成虹。

(0)

吊熊雨殷相公

怒飞夹日势排空,蛮触何云又伏戎!

半壁雄才终抱石,三台杀气已成虹。

高名未许容周顗,正色繇来忌孔融。

犹忆钱塘留战血,至今春草带残红。

(0)

感怀二首·其一

沧江一卧已心灰,避地何人赋「七哀?

」欲遣新愁悟后去,翻抬往恨醉中来。

六桥归梦催衰柳,五月寒岩听「落梅。

」拟学冥鸿差强意,回看玄发又徘徊。

(0)

总戎曾蓝田姻丈连日互相酬饮

新缔高门匹,更番各叙亲。

云泥忘分隔,乡国倍情真。

一曲梨园乐,千杯柏叶醇。

他时作图画,此即是朱陈。

(0)

扫花游.宿迁道中见杏花

荒邮古戍,剩数朵孤花,落英如许。采香人去。

问斜阳一抹,幽情谁诉。金粉凄迷,付与二分尘土。

无情绪。伤沦落天涯,飘零似汝。阅东风几度。

看万点花飞,春光又暮。芳心自苦。

玉颜憔悴,瑶华无语。一笑嫣然,肯学夭桃媚妩。

相思处。忆江南,小楼听雨。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