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邮古戍,剩数朵孤花,落英如许。采香人去。
问斜阳一抹,幽情谁诉。金粉凄迷,付与二分尘土。
无情绪。伤沦落天涯,飘零似汝。阅东风几度。
看万点花飞,春光又暮。芳心自苦。
玉颜憔悴,瑶华无语。一笑嫣然,肯学夭桃媚妩。
相思处。忆江南,小楼听雨。
荒邮古戍,剩数朵孤花,落英如许。采香人去。
问斜阳一抹,幽情谁诉。金粉凄迷,付与二分尘土。
无情绪。伤沦落天涯,飘零似汝。阅东风几度。
看万点花飞,春光又暮。芳心自苦。
玉颜憔悴,瑶华无语。一笑嫣然,肯学夭桃媚妩。
相思处。忆江南,小楼听雨。
这首《扫花游·宿迁道中见杏花》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刘师培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孤独景象和对杏花的深深感慨。词的开篇“荒邮古戍,剩数朵孤花,落英如许”,以荒凉的驿站和几朵零星开放的杏花,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凄美的氛围。"采香人去",暗示了往昔的热闹与现今的冷清对比,"斜阳一抹,幽情谁诉"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金粉凄迷,付与二分尘土”描绘了杏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无情绪”、“伤沦落天涯,飘零似汝”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自己和杏花命运的共鸣,都感到漂泊无依。
“阅东风几度,看万点花飞,春光又暮”描绘了春天的更迭,杏花的凋零预示着春光的消逝,词人借此寓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芳心自苦,玉颜憔悴,瑶华无语”直接抒发了杏花的哀愁,也暗喻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一笑嫣然,肯学夭桃媚妩”借杏花不愿效仿艳丽的桃花,表达了词人对高洁品性的坚守。结尾“相思处。忆江南,小楼听雨”则以回忆江南小楼听雨的画面,收束全词,留下无尽的遐想和感伤。
整体来看,刘师培在这首词中通过杏花的意象,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展现了清末文人对世事变迁、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伊予际微遘,素短应人略。
冠佩婴其躬,容颜为时作。
鸿鹄渐华阶,虽重非所托。
贵贱当岐趣,念欲两居薄。
人生非根株,取愿谁能博。
华卿縻好爵,管生蹈丘壑。
龙质既以殊,低昂成虚度。
慨然革余往,从子甘藜藿。
陶令罢彭泽,正及黄花开。
有酒不辞浊,长歌归去来。
千载义熙波,谁能溯其洄。
学士返吴天,椎发白毰毸。
回首感宗周,掷国一婴孩。
篮舆蹇柴桑,紫骝捷蓬莱。
时睽迹更殊,畴能不见猜。
惜哉丹青美,托尚隔云埃。
今辰风日佳,言集仲容庐。
是时岁功毕,场圃方告舒。
新篘嘈嘈鸣,黄鸡啄相趋。
罗者欢得凫,网者欢得鱼。
野人慕口腹,一饫不愿馀。
顾见斜阳影,蔼蔼媚桑榆。
群从更乐端,迭起求自踰。
但酌令我酣,悠然渐黄虞。
奚必青衿子,矩步诵诗书。
世有中圣人,舍我其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