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诗句悔屠龙,谁识今朝剑血浓。
夸克犹存基本想,核酸尚作仿生攻。
思维未越雷池步,实验应登辩證峰。
惆怅东君仍作客,李公往矣意憧憧。
桂林诗句悔屠龙,谁识今朝剑血浓。
夸克犹存基本想,核酸尚作仿生攻。
思维未越雷池步,实验应登辩證峰。
惆怅东君仍作客,李公往矣意憧憧。
此诗《咏怀四律(其一)》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巨赞所作。诗人以桂林诗句为引子,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批判。
首联“桂林诗句悔屠龙,谁识今朝剑血浓”中,“桂林诗句”借指古代文人墨客的豪情壮志,而“屠龙”则比喻不切实际的幻想或空洞的理论。诗人感叹古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反观当下,现实中的斗争更为激烈,鲜血淋漓,却鲜有人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残酷与深意。
颔联“夸克犹存基本想,核酸尚作仿生攻”运用科学概念,夸克和核酸分别代表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与生命遗传物质,诗人在此处探讨了科技进步与仿生学的发展,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与利用的思考。
颈联“思维未越雷池步,实验应登辩證峰”中,“雷池”原指楚国的边界,这里象征着传统观念或既定规则。诗人提出,在追求创新与突破时,不应盲目跨越这些界限,而应在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实验与探索,寻找合理的平衡点。
尾联“惆怅东君仍作客,李公往矣意憧憧”以“东君”代指春天之神,暗喻时光流逝,岁月更迭。诗人感慨于时间的无情,以及逝去的先贤李公(可能指李时珍或其他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过去成就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融合科学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与对个人理想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与人文关怀。
小队西风,年年是、秋晴一字排空。
自春别去,应讶战血飞红。
羡而无家天地外,计程万顷水云中。
又相逢、乱山画角,身世霜枫。
人言潇湘似玉,问翠苔夜宿,曾梦卢龙。
万方多难,何地更著渔翁。
声声唤人泪落,况铁甲、沙场书未通。
三更雨,正向南飞去,千岩佛钟。
唤此人间何世,老天知醉醒。
为往日、二老销亡,山河影、步步新亭。
思君如今更酷,光天下、夜黑燐自青。
竟先后、化作长星。空山叟、破屋珠泪盈。
去岁记寻雁程,江楼坐上,当官盼到黄琼。
按拍三清。善才韵,有谁听。
甘人乍逢魑魅,酒后语,梦中情。茅斋少城。
芙蓉万树外,风露零。
无计留春住。听帘前、一声杜宇,唤他归去。
多少莺花都命短,散了彩云无数。
剩憔悴章台旧树。
留得缕金衫子在,认红心、碎点燕支污。
风与月,等闲度。秋娘老矣凭谁顾。
莫思量琵琶江上,荻花飘曙。
愁压眉尖和黛重,那有镜中人妒。
怕照影惊鸿相遇。
月地花天无恙否,是当年、一曲销魂处。
青衫客,泪如注。
玉烟瑶草,待呼龙来种,此田非石。
何处汉家三十六,惟剩片云秋碧。
助画双蛾,添修五凤,医得诗仙癖。
冰蜍悲喜,素娥重见今夕。
惆怅眉子弯环,小鸾去后,空向人间觅。
何似团栾明月样,曾照当年太液。
午梦堂前,未央殿上,天寿谁平格。
东风一笑,漳台铜雀无色。
青盖迎秋,红衣坠晚,似嫌风力。
脂粉清辉,圆冰射花碧。
今宵载酒,谁念我江南愁客。人寂。
吹过暗香,是伊家兰息。杨垂御陌。
芝问天阶,侯封逊仙籍。鸳鸯一水,肯到白狼北。
镜里可怜春好,旧日与谁同历。
对者般花朵,空想莫愁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