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其五老妓》
《金缕曲·其五老妓》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无计留春住。听帘前、一声杜宇,唤他归去。

多少莺花都命短,散了彩云无数。

剩憔悴章台旧树。

留得缕金衫子在,认红心、碎点燕支污。

风与月,等闲度。秋娘老矣凭谁顾。

莫思量琵琶江上,荻花飘曙。

愁压眉尖和黛重,那有镜中人妒。

怕照影惊鸿相遇。

月地花天无恙否,是当年、一曲销魂处。

青衫客,泪如注。

(0)
鉴赏

这首词以春天的消逝和老妓的命运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无计留春住"直接道出了挽留不住岁月的无奈,"帘前杜宇"则象征着春天的离去。"多少莺花都命短"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变迁,"散了彩云无数"描绘了繁华落尽的景象。

"憔悴章台旧树"借景抒情,老妓如同那被遗忘的旧树,曾经的繁华已不再。"缕金衫子"和"红心碎点燕支污"描绘了老妓昔日的华丽与今日的衰败,反映出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沧桑。

"风与月,等闲度"进一步强调时光的流逝,"秋娘老矣凭谁顾"表达了老妓无人问津的孤独。"琵琶江上"和"荻花飘曙"的场景,增添了凄凉的气氛。"愁压眉尖和黛重"形象地刻画了老妓的愁苦,"镜中人妒"则揭示了她对青春不再的深深哀怨。

"怕照影惊鸿相遇"表达了对美好年华不再的恐惧,"月地花天无恙否"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销魂处"更是点出昔日欢愉的深刻记忆。最后,"青衫客,泪如注"以泪水收束全词,流露出对老妓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深深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易顺鼎对于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老妓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宿青家驿

古驿萧条独宿时,悲风吹动故乡思。

疏灯半夜窗前暗,残漏孤城月下迟。

人为浮名来绝塞,书因遥阻到无期。

梦魂忽忽惊寒榻,唱彻鸡声又路岐。

(0)

过清流关

层崖一道写潺湲,知是清流旧日关。

独树遥天挂霞色,尚疑飞将挟俘还。

(0)

岘山有朋寿堂盖为大司空蒋公刘公大司寇顾公筑也己巳岁余与吴比部范太史嗣游焉吴与余俱丙戌范丁亥因题一绝以为四十年左證云

霜色蒹葭鬓共新,倚来双玉暂精神。

还因四十馀年后,朋寿堂中第二人。

(0)

广陵访周公瑕不遇云自仪真失之·其一

豪华自古让维扬,一水横江即异乡。

二十四桥歌吹遍,不知何处觅周郎。

(0)

调张助甫三绝·其一

宦薄无劳问,居然张长公。

何如掷手板,一棹五湖东。

(0)

西亭

昔邪寒不剪,书带绿如窒。

过客虽自稀,主人已非一。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