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七首·其四》
《杂诗七首·其四》全文
明 / 沈一贯   形式: 古风

太虚腾圆晖,扶桑晰初目。

炘炘露海窦,赤霄坐相烛。

九关忽启籥,众星旷不属。

是时稚春启,轻寒散中谷。

黄鹄何所挟,双翅两寒玉。

万灵朝昧爽,骀荡复何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宇宙的壮丽景象,以及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之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夜幕到晨曦的过渡,以及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首句“太虚腾圆晖,扶桑晰初目”,描绘了太阳升起时,光芒照亮了整个天空,仿佛从东方的扶桑树中初现曙光,让世界从黑暗中逐渐明亮起来。这里的“圆晖”和“初目”分别指代了太阳的光辉和初升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日出的壮丽。

接着,“炘炘露海窦,赤霄坐相烛”,描述了露珠在海面上闪烁,如同火焰般照亮了深邃的天空,营造了一种神秘而辉煌的氛围。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露珠比作火焰,与“赤霄”(红色的天空)相互映照,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九关忽启籥,众星旷不属”,则转而描写夜晚与白天交替的瞬间,九重天门突然开启,众星似乎失去了它们在夜空中的位置,暗示着新一天的开始。这一句通过“九关”和“启籥”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秩序。

“是时稚春启,轻寒散中谷”,点出了季节的变化,春天刚刚开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寒意,但这种寒意随着春天的到来逐渐消散。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更替的景象,也暗示了生命的新开始和希望的萌芽。

“黄鹄何所挟,双翅两寒玉”,通过一只黄鹄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黄鹄的翅膀如同两块寒玉,既体现了其优雅的姿态,也象征着春天的清新与纯洁。这一句通过动物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

最后,“万灵朝昧爽,骀荡复何欲”,总结了万物在晨光中苏醒的情景,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在新的一天里展现出活力与欲望。这里使用了“万灵”这一泛指所有生物的词语,强调了生命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新生与希望的赞美。诗人的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沈一贯

沈一贯
朝代:明

(1531—1615)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猜你喜欢

同王柳村徵君谒阮芸台制军,谈宴竟日,并撰“鸾凤一门才尽美,芝兰千载姓犹馨”楹联以赠。过蒙奖。借赋此志感二首·其一

尚书雅意招寒畯,许谒龙门礼尽删。

为诵桃花诗句好,不教沦落在人间。

(0)

书台积雪

瑶台珠树列仙家,只在城西路不赊。

一片空明诗世界,哪知是雪是梅花。

(0)

题黄子久虞山小筑

痴黄小筑傍溪湾,松径萧萧木叶斑。

秋静绝无游屐到,一峰苍翠板桥间。

(0)

瑶芳楼

虞卿草堂虞山东,芳时众集尊前同。

花下女歌莺绕树,门前客至鹤开笼。

玉盘落乳卷明月,铁笛度曲来秋风。

醉吟互出绝奇句,健笔尽属轩辕公。

(0)

秋日杂怀八首·其五

仰屋无谋但永叹,日车西匿泪汍澜。

纷纷戏语真臧耳,碌碌浮生笑鼠肝。

南国故侯频放逐,西京老将悉凋残。

圯桥若是论家世,孺子公然说相韩。

(0)

暮忆

岁华摇落竟谁知,书剑风尘未有期。

旧国春生题扇外,高城别记剪灯时。

支持薄闷寒犹在,点缀轻阴晚更宜。

浪费才情工艳体,不嫌消瘦到琼枝。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