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手持一幅竹,墨素淋漓笔花秃。
萧飒如闻风雨来,琅玕似待鸾凰宿。
此翁清节亦不群,直如此竹高出云。
岁寒雨雪但僵卧,何可一日无此君。
丈人手持一幅竹,墨素淋漓笔花秃。
萧飒如闻风雨来,琅玕似待鸾凰宿。
此翁清节亦不群,直如此竹高出云。
岁寒雨雪但僵卧,何可一日无此君。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于庭所作,名为《题吴翁画竹》。诗中以“丈人”自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子画卷。开篇即以“丈人手持一幅竹,墨素淋漓笔花秃”点出主题,通过“墨素淋漓笔花秃”的描绘,展现出画家技艺的高超与竹子形态的生动。
接着,“萧飒如闻风雨来,琅玕似待鸾凰宿”两句,运用了拟声和拟态的手法,将竹子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与期待凤凰栖息的情景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竹子的自然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此翁清节亦不群,直如此竹高出云”进一步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同时也暗喻了画竹之人(吴翁)的高尚情操。这里的“不群”不仅指竹子的与众不同,也暗示了画者与众不同的艺术追求和人格魅力。
最后,“岁寒雨雪但僵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以及对竹子作为“君子”象征的认同。这两句诗不仅强调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命力,也寓意着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高洁的品性和坚强的意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竹作品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艺术美以及其象征意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崇尚和对坚韧精神的赞美。
郑公有侠肠,邱山重然诺。
鬻田赍朋好,家业遂中落。
旋以多难故,晚境劣弥恶。
脱略若无介,顺受转怡乐。
今年秋风中,开径踏寒萚。
提携薪米资,欣然办羔酪。
爱昵逾性命,论文到日落。
留予苦无术,坚申后来约。
重来亦匪遥,君已化如鹤。
嗟嗟三日前,支枕尚能药。
灵床拜衰绖,婺妻泣声弱。
空庭扫荒翠,但有烟漠漠。
杨侯致遗意,使我泪湔汋。
临江望帆影,一日数登阁。
食息举贱名,相呼屡多错。
敢有未了言,倘来梦中托。
短缘尽一面,生死两漠漠。
白日隔黄泉,愿罪鄙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