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刘山人泳之五章·其二》
《与刘山人泳之五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大化日凋敝,存者皆形馀。

慨然吾道衰,谁读商周书?

太空引閒瞩,微茫辨元驹。

涵精吐其粕,蓄厚舒以徐。

古壁偃瘦鄂,澄潭悬明蝫。

使我方寸心,置之皇古初。

(0)
鉴赏

这首诗《与刘山人泳之五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化日凋敝,存者皆形馀”,开篇即揭示了社会的衰败景象,大化(指历史的演变)使得日光下的万物显得凋零,生存下来的似乎都只是残存的痕迹。接着,“慨然吾道衰,谁读商周书?”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风尚衰退的感慨,以及对古代圣贤之道的怀念,暗含着对现实社会中缺乏道德指引的忧虑。

“太空引閒瞩,微茫辨元驹”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天空,试图在模糊的景象中寻找一丝希望,仿佛在辨识着遥远的元驹(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对理想世界的追寻。

“涵精吐其粕,蓄厚舒以徐”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内心的思考过程,通过深思熟虑,提炼出真知灼见,如同将精华与糟粕分开,展现出深厚而从容的智慧。

“古壁偃瘦鄂,澄潭悬明蝫”运用形象的比喻,古壁上的痕迹如同瘦弱的鄂鱼,澄澈的潭水悬挂着明亮的蝫虫,既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使我方寸心,置之皇古初”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回到最初的纯净状态,如同置身于远古时代,摆脱现代社会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对个人命运的探索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和邓虚舟镜园诗

海上书频去,松间石屡移。

阁邻仙子宅,名拟习家池。

客到应留饮,谁堪共和诗。

参天金粟影,宁羡桂林枝。

(0)

咏菊

九月花发故园违,旅舍相看尚未稀。

抗节合同高士洁,餐英不见道人肥。

时平共拟抛金甲,岁晏谁将遣白衣。

万物早凋惟汝见,只应沉醉对柴扉。

(0)

山阴董无休刘语石过东溪草堂遗游草赋谢

江春芳树路,落日美人来。

一笑独相许,孤心双为开。

庭花敷气色,箧草挟风雷。

天地干戈外,惟君羡钓台。

(0)

画马题·其五

桃花叱拨截流时,所向何尝有路歧。

且勿皮毛矜可爱,神关丰骨不关肥。

(0)

闻罗澹峰先生登罗浮不获相从诗以致怀·其一

诚哉达不易,间亦世中稀。

古道久不作,狂歌安与归。

向平婚嫁未,康乐宦情微。

此日风尘遍,谁同与世违。

(0)

中秋后二日槎城同诸子登逍遥岩

残暑未尽归,山气晓已肃。

幽岩虽数登,恨负长居宿。

去郊三里馀,幽兴不至独。

出门行咏歌,凉风发芳郁。

浅流落野花,疏籁动高木。

山僧朴无营,榛莽争石菊。

十年题藓中,隐约尚可读。

陟高睇群峰,青削森若竹。

河沿纳溪流,渔网映莎蓼。

荒城烟火馀,不似当安隩。

兵甲犹未宁,安能肆林麓。

暂为世外欢,共得阔心目。

兔影怜未亏,山头胜华屋。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