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听巴山杜鹃哭,饱闻湘岸鹧鸪啼。
浓云细雨黄昏暮,竹外传呼滑滑泥。
惯听巴山杜鹃哭,饱闻湘岸鹧鸪啼。
浓云细雨黄昏暮,竹外传呼滑滑泥。
这首诗描绘了竹鸡在竹林外的鸣叫,画面生动,声音与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诗中“惯听巴山杜鹃哭,饱闻湘岸鹧鸪啼”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竹鸡的叫声与杜鹃、鹧鸪的啼声进行对比,突出了竹鸡声音的独特与悦耳。接着,“浓云细雨黄昏暮”描绘了一幅雨后黄昏的景象,云层厚重,细雨绵绵,为竹鸡的出场营造了背景。最后,“竹外传呼滑滑泥”一句,通过竹鸡在竹林外的呼唤,以及“滑滑泥”的形象描绘,不仅展现了竹鸡的活泼与自由,也暗示了其生活环境的湿润与生机勃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成功地捕捉并表现了竹鸡这一自然生物的灵动与生命力。
老竹叶稀多秃枝,新竹碧润含幽姿。
箨中龙子振春蛰,突出雷雨头参差。
旁蹲怪石石罅裂,裂处恍惚疑龙穴。
山中有树皆十围,活干撑青死槎折。
霜皮食尽乾藓文,半顶斩立双桠分。
最后一枝身出群,垂枝倒走阴崖云。
李侯标致不可得,小字亲题别涂黑。
纵横不在摩诘下,萧爽直与洋州敌。
玉堂学士欣见之,浓墨大书真崛奇。
森然一片铁石笔,妙甚七字琼瑰词。
此诗此画今两绝,把玩微风动毛发。
只应真宰泣雕镂,一夜山窗冷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