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地灵峰下,重来为讲经。
神应合掌受,石亦点头听。
云鹤随飞盖,湖龙入净瓶。
至今花雨处,长照一镫青。
初地灵峰下,重来为讲经。
神应合掌受,石亦点头听。
云鹤随飞盖,湖龙入净瓶。
至今花雨处,长照一镫青。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所作的《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二)一生岩》,描绘了诗人重游衡山福严寺时的情景。首句“初地灵峰下”点明了地点,暗示着环境的神圣与灵秀。接下来的“重来为讲经”表达了诗人再次来访,以佛法为主要内容进行讲授,体现了僧侣生活的禅意。
“神应合掌受,石亦点头听”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神灵和石头以生命,形象地描绘出佛法深入人心,连自然之物都为之倾倒的场景。诗人通过“云鹤随飞盖,湖龙入净瓶”进一步渲染了法事的庄严与神秘,云鹤飞翔、湖龙入瓶都是超凡脱俗的象征。
最后两句“至今花雨处,长照一镫青”寓意深远,花雨象征着佛法的滋润和传播,而“一镫青”则代表永恒的智慧之光,表达了对佛法持久影响的赞美和对修行者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汉道日隤颓,皇纲弛难收。
群小握机要,李杜堕奸谋。
耿耿徐夫子,端居识其由。
饬躬事温清,敛志遵园邱。
秉操莹不磨,浮荣安足尤。
生刍致踰元,下榻望弥修。
可否夷惠间,溷世扬清流。
嗟余远行役,飘摇入南州。
凄其枳棘丛,断碣标荒陬。
芳踪随化灭,高风邈难求。
千秋徒景切,驱马重迟留。
龙轴开天甸,灵岳表皇畿。
氤氲霭佳气,窅邈飞丹梯。
仰瞻出九穹,俯视尽八维。
日宫凭汉构,星观接云栖。
香泉下筠壑,辇道回松溪。
玲珑信天造,合沓骇神迷。
伊余欣独往,攀陟阅多奇。
千岩盘福地,百卉濯仙姿。
绮丽驾洛中,雄赫卑关西。
鸿图允巩固,灵长亿万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