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三日大风如雷拔木飘瓦势甚可畏适太常杨邃庵诗来倚韵答之二首·其一》
《七月三日大风如雷拔木飘瓦势甚可畏适太常杨邃庵诗来倚韵答之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王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七月三日午欲过,东风渐恶雨渐多。

人正穷愁复尔耳,天还震怒物如何。

金縢示变周王悟,丰沛空传汉祖歌。

春秋纪异谁秉笔,频揩病眼看编摩。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七月三日午后,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人间百态与天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开篇“七月三日午欲过,东风渐恶雨渐多”以时间点切入,描绘出风雨将至的氛围,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接着,“人正穷愁复尔耳,天还震怒物如何”,诗人将个人的困顿与天象的剧烈反应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同情。

“金縢示变周王悟,丰沛空传汉祖歌”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借周成王与汉高祖的故事,隐喻现实中的政治风云变幻,强调了人事与天象之间的微妙关联。最后,“春秋纪异谁秉笔,频揩病眼看编摩”,诗人自问,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事中,谁能公正地记录历史的异象?表达了对历史记载者责任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观察者的敏锐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引申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间疾苦的关怀、对历史真相的追问,以及对自身角色定位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作者介绍

王缜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猜你喜欢

观舆图有感·其四

皓首陈王道,时君孰可匡。

艰难思稷契,容易托齐梁。

越岂资冠冕,秦方用虎狼。

空闻归大老,不复见鹰扬。

(0)

过彭蠡

东湖水,西湖水。日夜流,汇彭蠡。

扬澜左里何渺茫,万顷镜面含天光。

庐山高耸湖水上,屏风九叠倒影湖中央。

湖光山色两奇绝,翠霭丹霞互明灭。

夜深明月落波心,疑是骊龙吐珠光。

烨烨湖水复湖水,滔滔流向东何当。

载我上京国,却寻五老巢云松。

(0)

题秋月上人所藏洞庭秋月图

君山木落洞庭秋,今古无穷水自流。

明月一轮天宇静,定中疑是泛虚舟。

(0)

题白沙陈氏翠竹间

千亩何须说渭川,白沙翠竹尚依然。

偶从深处开三径,似觉高风继七贤。

长夏清阴宜枕簟,四时佳兴寓觞弦。

绕檐迥觉红尘远,巢凤争看彩羽鲜。

待长龙孙应万个,欲裁汗简可千年。

知君浩有淇园想,题遍琅玕复几联。

(0)

简黎祥叔

长身如鹤脸如霞,俯仰乾坤傲岁华。

京国壮游成旧梦,沧洲小隐似仙家。

鸣琴夜对尊前月,携杖朝寻洞里花。

我欲从君玩奇宝,玉堂词翰最堪誇。

(0)

挽绍兰长老

齐已才名自不群,远公禅学更无伦。

曾同寺里看明月,忍向山中哭白云。

法相本空心自悟,去来无碍道长存。

谁知一滴曹溪水,洗尽人间万劫尘。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