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若灵根为医者顾东启作》
《大若灵根为医者顾东启作》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古风

吾闻永嘉朱孺子,幼慕玄真王道士。

鍊药冥栖大若岩,日服丹砂学冲举。

时从绝岭斸黄精,饵之十年道不成。

偶来溪边见二犬,奇形异状忽心惊。

追踪逐影何恍惚,枸杞根深下盘屈。

乃知此物鲜通灵,采食应能致仙术。

斩根净洗清溪流,宝鼎温温瑞气浮。

煮来三夕火不绝,味若崖蜜倾金瓯。

孺子饮之惊且悟,便觉胸怀洒甘露。

清风两腋肌骨轻,白日飞腾入云去。

玄真引领慕升仙,西陶山中自长年。

山人往往寻踪迹,出没隐显随风烟。

君家业医今几世,活人功多人感惠。

何用当年枸杞根,满林红杏皆春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朱孺子追求仙道的过程,以及他与枸杞根的奇妙相遇。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神秘和超凡脱俗的向往,通过朱孺子的故事展现了炼药、服食丹砂以求长生不老的传统道教观念。

诗的开头提到朱孺子年轻时仰慕玄真王道士,决心修炼成仙。他前往大若岩隐居,每日服用丹砂,希望能飞升入天。然而,在尝试了十年后,他偶然在溪边见到两只奇异的狗,这让他感到震惊。随后,他发现了一株枸杞根,认为它可能具有神奇的力量,于是开始采集并烹煮食用。

枸杞根煮成的汤汁不仅让朱孺子感到惊异和顿悟,还使他的身心得到了净化,仿佛沐浴在甘露之中。清风拂过,他的肌肉骨骼变得轻盈,最终在一天之内化作白云,飞升入天。

诗中还提到了玄真和西陶山,暗示了朱孺子与这些神秘地点的联系,以及他在追求仙道过程中的探索和体验。最后,诗人金幼孜表达了对朱孺子医术传承的敬意,认为他的医术不仅救死扶伤,还如同满林红杏般充满生机与活力,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道教的修行理念、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醉者

至化无私被远方,渔樵谁不似颠狂。

得钱沽酒争酬酢,执手高歌入醉乡。

(0)

追感董敦逸梦授侍郎

台陟莲花见旧篇,追惟平昔倍凄然。

初为百里青衫短,晚按连城白发鲜。

东省联裾惊昨梦,南宫分袂忽新阡。

使公虽老犹无恙,只恐投荒更我先。

(0)

次韵和永守丁葆光大夫对雪

几日江云凝不流,欲将胜事一齐收。

乾坤破夜端为昼,草木留春不复秋。

黄竹作歌君得意,素娥行酒我消愁。

须知身世尘埃尽,直到广寒宫里游。

(0)

次韵和师稷清明怀乡之什·其八

高水笼轩翠作行,枕书閒听雨浪浪。

别来一念终难灭,犹得追论几席傍。

(0)

送李拱之秀才还唐州

真淡先生早杜门,三香亭上自乾坤。

人间巧舌犹蜂起,子独抠衣识道尊。

几日凯风吹户牖,只今归路指丘园。

将分索我微言赠,欲赠微言无可言。

(0)

谒武侯道中·其四

晚雨霏霏江上来,长江水色蒲萄醅。

鸬鹚鸧鸹得意处,凌风荡桨从东回。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