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书当散步,捉火坐凉天。
读史难平愤,蒐诗为减眠。
无人如古寺,百感若残年。
卧对萤明灭,灯花更不然。
摊书当散步,捉火坐凉天。
读史难平愤,蒐诗为减眠。
无人如古寺,百感若残年。
卧对萤明灭,灯花更不然。
此诗《夜坐十首(其五)》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静坐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思考。
首句“摊书当散步”,以“摊书”比喻阅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以读书代替散步的情态,既体现了其对书籍的热爱,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氛围。接着,“捉火坐凉天”一句,通过“捉火”这一动作,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寻找光源的情景,同时“坐凉天”则突出了夜晚的清凉,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环境。
“读史难平愤”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阅读历史时难以抑制的愤怒之情,反映了他对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不满。接下来,“蒐诗为减眠”则表明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疲惫,展现出其文学创作的热忱与自我疗愈的方式。
“无人如古寺”一句,将诗人孤独的心境与古寺的空寂相比较,进一步强调了其内心的孤寂与超脱。而“百感若残年”则将诗人复杂的情感比作一年四季的更迭,形象地描绘了其内心经历的沧桑变化。
最后,“卧对萤明灭,灯花更不然”两句,通过描述诗人夜晚面对微弱的萤火虫之光和未燃尽的灯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内省,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情感与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