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相逢说入廛,不因多病不知年。
门庭施设儿孙事,老大生涯水石边。
天下何人能稳坐,山中无事但高眠。
无穷岁月从今日,修短安危总听天。
到处相逢说入廛,不因多病不知年。
门庭施设儿孙事,老大生涯水石边。
天下何人能稳坐,山中无事但高眠。
无穷岁月从今日,修短安危总听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退隐后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到处相逢说入廛”,透露出诗人曾广泛游历,与世俗社会有着密切的接触,而“不因多病不知年”则表明在经历了诸多病痛之后,他开始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生活中的琐事感到困扰。
接着,“门庭施设儿孙事,老大生涯水石边”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从忙碌的家庭生活转向了宁静的自然环境,尤其是与水石相伴的老年生活,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天下何人能稳坐,山中无事但高眠”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即使在山中,也能够远离尘嚣,享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无穷岁月从今日,修短安危总听天”则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淡然态度,认为无论寿命长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顺其自然,听凭天意安排。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退隐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自然、命运的独特感悟。
贵富如浮云,枕肱乐疏食。
迨从鲁大夫,轩车驾良驷。
居夷孰云陋,止匡复奚畏。
行之时其中,圣人素乎位。
所以君子心,悠然以居易。
北窗晨而兴,东皋夕还憩。
临流玩水物,凉飙拂轻袂。
往来无尘杂,逍遥有馀地。
终身恒若斯,亦足肆志意。
自得诚独难,兹言在深味。
问青灯、今夕何夕,空闺向人花吐。
愁多翠叶常聚,又禁密珠如语。秋又暮。
更窗外、萧萧几阵芭蕉雨。无聊心绪。
怕玉子敲残,金钗拨坠,千里阻鱼素。凝思处。
绣幕兰膏月午。微风影摇烟缕。
酒阑背壁垂垂影,似妒江郎仙句。占屡误。
但冷结闲开,报喜偏难据。虫声正苦。
伴浅碧轻红,远情深恨,相对共凄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