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在水稻在屋,糠秕如尘米如玉,谁其为之机与轴。
坎臼在地杵在水,横贯轮心轻运瀑,以溪之水代人足。
列杵五六杵齿齿,一杵入臼一杵起。
圜轮迫杵水迫轮,急急晨昏舂不止。
溪女鬓插山花红,列坐臼旁如课功。
从容揎袖簸扬毕,劳逸不与吾乡同。
我来如听一部之水乐,轮音为商杵音角。
转轮在水稻在屋,糠秕如尘米如玉,谁其为之机与轴。
坎臼在地杵在水,横贯轮心轻运瀑,以溪之水代人足。
列杵五六杵齿齿,一杵入臼一杵起。
圜轮迫杵水迫轮,急急晨昏舂不止。
溪女鬓插山花红,列坐臼旁如课功。
从容揎袖簸扬毕,劳逸不与吾乡同。
我来如听一部之水乐,轮音为商杵音角。
这首清代诗人黄之隽的《水碓》描绘了一幅农村劳动场景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水碓(一种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的工作过程生动展现出来。"转轮在水稻在屋",开篇即点出水碓与农田的紧密联系,暗示了农事的繁忙和生活来源的艰辛。
"糠秕如尘米如玉",形象地写出谷物经过加工后的对比,反映出农人的辛勤和粮食的珍贵。接着,诗人用"谁其为之机与轴"设问,引发读者对水碓构造的想象,巧妙地过渡到下文对水力和人力操作的描述。
"坎臼在地杵在水",通过"坎臼"和"杵"的动态,展示了水碓运作的节奏和力量。"横贯轮心轻运瀑",则描绘了水流带动轮子转动的壮观景象,仿佛瀑布倾泻,象征着自然之力的转化。
"溪女鬓插山花红",引入了女性劳动者,她们在溪边劳作,美丽而坚韧。"列坐臼旁如课功",表现了她们有序而专注的态度,仿佛在进行一项重要的仪式。
最后,诗人以音乐比喻水碓的声音,"轮音为商杵音角",形象地表达了水碓声的和谐与节奏,宛如一首田园交响曲。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生动,展现了古代乡村生活的艰辛与诗意。
南荒春较早,上朔日常暄。
陡地风声恶,连天海气昏。
夭桃与其媚,旨酒即之温。
摸索吾胸次,熙熙自一元。
君为九江行,意有风雨快。
维舟玉溪畔,未割故人爱。
停杯一问我,请以所闻对。
九江万事好,赏咏看前辈。
岩岩匡俗庐,顶踵极高大。
其中藏曲折,愿勿遗琐碎。
烟波湓浦游,风月庾楼会。
以兹供笔砚,安得有芜累。
矧君著幽禅,直欲入三昧。
饱参山南北,毋问人显晦。
归来亦何云,圣处果何在。
要知方策间,即有文字外。
我今如是说,初不堕荒怪。
屋漏实临之,斯言尚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