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云光静,舟虚水气凉。
闻钟僧立渡,返棹月催觞。
天亦怜疏野,诗还任笑狂。
山林与钟鼎,乐处兴俱长。
日暮云光静,舟虚水气凉。
闻钟僧立渡,返棹月催觞。
天亦怜疏野,诗还任笑狂。
山林与钟鼎,乐处兴俱长。
此诗描绘了仲夏傍晚访友于南屏山中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句“日暮云光静”,描绘了黄昏时分,云彩渐渐淡去,天空呈现出宁静之美。次句“舟虚水气凉”,则通过舟行水面,感受到微风带来的清凉,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闻钟僧立渡”一句,诗人听到了远处寺庙的钟声,僧人正站在渡口等待过河,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宗教色彩,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接着,“返棹月催觞”描绘了返回途中,月亮仿佛在催促饮酒,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聚会氛围。
“天亦怜疏野”,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认为大自然对这种生活方式给予了特别的眷顾。“诗还任笑狂”,则是诗人自嘲的表达,表明自己虽不拘小节,但依然能创作出好诗。
最后两句“山林与钟鼎,乐处兴俱长”,将山林的隐逸生活与官场的权势地位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更倾向于前者的生活态度,认为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中,乐趣与激情会长久相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解语宫商,为谁奏、长生一曲。
见说道、密堂深处,宝香芬馥。
月里飞仙云际下,乘鸾来伴凫仙宿。
约年年、生日醉冰篘,簪梅玉。花与貌,争清淑。
云共发,斗新绿。尽壶觞为寿,苦无他祝。
有子有孙真老大,无嗔无妒家和睦。
更鸾花、剩着几番封,平生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