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抚箓,纂圣登皇。遐清万宇,仰协三光。
功成日用,道济时康。璇图载永,宝历斯昌。
日月扬晖,烟云烂色。河岳修贡,神祇效职。
舜风攸偃,尧曦先就。睿感通寰,孝思浃宙。
奉扬先德,虔遵曩狩。展义天扃,飞英云岫。
化逸王表,神凝帝先。乘云厌俗,驭日登玄。
承天抚箓,纂圣登皇。遐清万宇,仰协三光。
功成日用,道济时康。璇图载永,宝历斯昌。
日月扬晖,烟云烂色。河岳修贡,神祇效职。
舜风攸偃,尧曦先就。睿感通寰,孝思浃宙。
奉扬先德,虔遵曩狩。展义天扃,飞英云岫。
化逸王表,神凝帝先。乘云厌俗,驭日登玄。
这首诗歌颂的是帝王的功德与神性,充满了对皇权的颂扬和神圣化的描述。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宗教色彩和对上天的敬畏。语言华丽,意境辽阔,是一首典型的赞美诗。
"承天抚箓,纂圣登皇" 表示帝王继承天命,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表明这是一首颂扬帝王权威的诗篇。
"遐清万宇,仰协三光" 描述的是帝王的德泽普及宇内,受到天地神灵的支持和配合。这里的“三光”可能指日月星,也可以泛指自然界一切光明之物。
"功成日用,道济时康" 强调帝王治国有方,国家太平安康,是帝王智慧和德行的体现。
"璇图载永,宝历斯昌" 指的是帝王所持有的天命符瑞(璇图)预示着王朝的长久和繁荣。
接下来的几句 "日月扬晖,烟云烂色。河岳修贡,神祇效职。舜风攸偃,尧曦先就" 继续描绘了帝王治理天下的美好景象,以及自然界对帝王的顺服和赞颂。
"睿感通寰,孝思浃宙" 强调帝王智慧广大,德行高尚,能够与天地万物沟通,体现了古代帝王应有的大孝理念。
"奉扬先德,虔遵曩狩。展义天扃,飞英云岫" 描述的是后世子孙如何继承和发扬前代帝王的美好德行,以及对这些德行的纪念和颂扬。
最后 "化逸王表,神凝帝先。乘云厌俗,驭日登玄" 则是在描绘帝王超凡脱俗,最终达到与天地合一,与神祇同体的境界,是对帝王至高无上的崇拜和理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宏伟壮丽的语言,表达了古人对于帝王权威的敬畏,以及对其德行、智慧和神性的顶礼。
湖海有洞名张公,天造伟丽非人功。
善权气势更若雄,奔流下瞰如惊虹。
洞门有地平且丰,孤石涌起何巃嵷。
高厓绝壁青复红,恍如身入天帝宫。
幡幢宝盖陈西东,虺隤巨象披蒙茸。
狻猊张吻吞豹熊,亭亭玉柱立当中。
银山对峙如屏风,盐堆突兀米廪崇。
畎畎畎亩水所钟,石梁交贯空复空。
人言此去路莫穷,东至扶桑西崆峒。
我疑二洞俱仙踪,地下有路应潜通。
前堂后宇相始终,不然气象胡乃同。
灵山福地神所封,嗟我欲往将焉从,嗟我欲往将焉从。
长啸乾坤内,如公复几人。
科名皆自郐,文字本先秦。
海内瞻丰采,朝端惜老臣。
履声依北斗,庙貌填南闽。
发为忧民种,家从入仕贫。
人方起安石,帝欲畀衡钧。
国计吁前箸,工虞鄙算缗。
忽为箕尾客,昔忝鹿鸣宾。
传授曾期质,褒扬却愧诜。
平生怀旧泪,不敢污车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