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庵四十未闻道,偶于世事无所好。
寻常惟看东家竹,屈指十年今不到。
微躯之外无长物,寒暑一裘兼一帽。
妻孥屡叹升斗绝,不独无烟亦无灶。
身轻自笑可驾鹤,眼明岂止堪窥豹。
人情世故看烂熟,皎不如污恭胜傲。
有瑕可指未为辱,无善足称方入妙。
此意于今觉更深,静倚南风听蝉噪。
眉庵四十未闻道,偶于世事无所好。
寻常惟看东家竹,屈指十年今不到。
微躯之外无长物,寒暑一裘兼一帽。
妻孥屡叹升斗绝,不独无烟亦无灶。
身轻自笑可驾鹤,眼明岂止堪窥豹。
人情世故看烂熟,皎不如污恭胜傲。
有瑕可指未为辱,无善足称方入妙。
此意于今觉更深,静倚南风听蝉噪。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基的《闻蝉》,以个人的生活琐事和感悟为主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境界。首句“眉庵四十未闻道”表达了诗人到四十岁才有所领悟人生真谛的心境。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诗人简单朴素的生活,如常看邻家竹子,多年未涉足繁华世界。
诗人自嘲“身轻自笑可驾鹤”,表示自己心境轻松,甚至可以像仙鹤般自由飞翔。他眼明心亮,洞察世事,却认为洁白不如污浊更能体现谦逊,这体现了他的处世哲学。他认为瑕疵不必羞愧,无过就是美德的极致。
最后两句“此意于今觉更深,静倚南风听蝉噪”,诗人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融入对蝉鸣的倾听中,表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态度,与自然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个人感悟,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
闻话嵩峰多野寺,不嫌黄绶向阳城。
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
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
山氛氲,长不见,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
县闲吏傲与尘隔,移竹疏泉常岸帻。
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