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径无尘古刹幽,僧开方丈傍丹邱。
昙花阶下和云落,山色波间抱日流。
出洞烟霞封宝殿,悬厓星斗护灵洲。
宦情羁思添离恨,骢马不来独倚楼。
石径无尘古刹幽,僧开方丈傍丹邱。
昙花阶下和云落,山色波间抱日流。
出洞烟霞封宝殿,悬厓星斗护灵洲。
宦情羁思添离恨,骢马不来独倚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石径无尘古刹幽”,以“石径”和“古刹”勾勒出一片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暗示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与追求。“僧开方丈傍丹邱”,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方丈室靠近丹邱,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接着,“昙花阶下和云落,山色波间抱日流”,通过昙花与云彩的交融,以及山色与流水的动态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出洞烟霞封宝殿,悬厓星斗护灵洲”,这两句则将视线转向更为神秘的洞天福地,烟霞环绕的宝殿与星空守护的灵洲,既体现了对仙境的向往,也暗含着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最后,“宦情羁思添离恨,骢马不来独倚楼”,表达了诗人面对官场束缚与个人情感羁绊时的无奈与孤独,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天台有一士,独抱男子肠。
立朝五六年,敛退藏锋芒。
人皆疑其圆,我独疑其方。
一朝解牙牌,上疏辞君王。
问之何因尔,耻对妾妇妆。
牙牌一飘瓦,碎尽何足伤。
白璧苟微瑕,此恨千古长。
我闻定轩翁,古道恒自将。
见子慷慨归,喜极当欲狂。
春风扇微和,天台花正香。
请君陟其巅,挹彼武夷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