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萧萧接禁城,高寒偏称玉堂清。
乌啼别院惊风色,树影空阶碎月明。
吟倚青毡怜独倦,坐烧红烛笑频更。
夜阑已及南郊罢,忽报铜龙第四声。
冰雪萧萧接禁城,高寒偏称玉堂清。
乌啼别院惊风色,树影空阶碎月明。
吟倚青毡怜独倦,坐烧红烛笑频更。
夜阑已及南郊罢,忽报铜龙第四声。
这首明代倪岳的《壬辰斋居和程克勤韵》描绘了斋居中的冬夜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冰雪覆盖下的宁静与高洁之美。
首句“冰雪萧萧接禁城”,以“冰雪”开篇,点明季节与环境,暗示了斋居的地点可能靠近皇宫,营造出一种庄严而清冷的氛围。“接禁城”则进一步强调了其位置的重要性与尊贵性。接着,“高寒偏称玉堂清”一句,将斋居比作“玉堂”,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其清雅之气,也暗含了主人身份的高贵与学识的渊博。
“乌啼别院惊风色,树影空阶碎月明”两句,通过乌鸦的啼叫与月光下树影的摇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凄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感受。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乌鸦的啼叫打破了夜的寂静,而月光下的树影则在空阶上投下了斑驳的光影,形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
“吟倚青毡怜独倦,坐烧红烛笑频更”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斋居中吟诗的情景。他倚靠在青色的毛毯上,既表达了对孤独的怜悯,也体现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坚持。同时,通过“坐烧红烛笑频更”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夜仍在勤奋创作的状态,也通过“笑”字,传达出一种乐观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夜阑已及南郊罢,忽报铜龙第四声”两句,以时间的推移作为结语,暗示了夜深人静,一天的忙碌已经结束。而“铜龙第四声”则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报时方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规律性。这两句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冰雪萧萧接禁城”,也完整地呈现了从夜晚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给人以深刻的时间感与空间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高洁、宁静与孤独之美的斋居之夜场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吾家本是田家子,其先世世居田里。
儿因逐食浪飘蓬,欲归无以供甘旨。
吾翁亦能甘淡薄,日夕饭疏而饮水。
浑然质朴古人风,固应自有长生理。
筋骸虽老自康健,聪明少壮犹难比。
了无机械足怡神,不生嗜好彊精髓。
人间可慕是荣华,人间可羡为豪侈。
荣华有似庭下花,芳菲之日知能几。
豪侈真如草头露,不能顷刻朝阳里。
谁知贫贱自安分,年年如此只如此。
吾乡自来丙山高,位当南极崔嵬起。
吾家门门对此山,算高欲与山同纪。
加之西邻与东舍,往往黄发皆儿齿。
酒熟长愿相招呼,一笑忘形相汝尔。
骑马出门无所诣,端居正尔客愁侵。
苍颜白发入衰境,黄卷青灯空苦心。
天下极知须隽杰,书生何恨死山林。
消磨未尽胸中事,梁甫时时尚一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