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和山中杂咏》
《太和山中杂咏》全文
明 / 袁中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灵境经年入梦魂,不知何岳更称尊。

山为函夏诸丘长,帝是轩辕有道孙。

楚泽秦川罗下界,日兄月姊贮天门。

晴空万里尘氛净,一缕卿云玉座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ishānzhōngyǒng
míng / yuánzhōngdào

língjìngjīngniánmènghúnzhīyuègèngchēngzūn

shānwèihánxiàzhūqiūchángshìxuānyuányǒudàosūn

chǔqínchuānluóxiàjièxiōngyuèzhùtiānmén

qíngkōngwànchénfēnjìngqīngyúnzuòcú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太和山(即武当山)的深深向往与崇敬之情。首句“灵境经年入梦魂”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太和山神秘而神圣境地的梦境般向往,暗示着山中的灵秀之气深深吸引着他。次句“不知何岳更称尊”则进一步强调了太和山在他心中的崇高地位,无人能及。

“山为函夏诸丘长”将太和山比作华夏大地的众丘之首,展现了其在地理上的重要性和文化象征意义。“帝是轩辕有道孙”借用了黄帝的神话传说,将太和山与中华文明的始祖联系起来,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楚泽秦川罗下界,日兄月姊贮天门”一句,通过广阔的地域和神话意象,描绘了太和山的壮丽景象,仿佛日月星辰都为之驻足,凸显出山的崇高与威严。

最后两句“晴空万里尘氛净,一缕卿云玉座存”以清朗的天空和洁白的云彩,象征着太和山的洁净与神圣,以及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玉座则暗指道教中的仙人居所,寓意着太和山是修行者的理想之地。

整体来看,袁中道的《太和山中杂咏》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太和山的神韵与历史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作者介绍
袁中道

袁中道
朝代:明   字:小修   籍贯:明荆州府公安   生辰:1570—1623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猜你喜欢

晓咏

帘外星辰逐斗移,紫河声转下云西。

九雏乌起城将曙,百尺楼高月易低。

露裛兰苕惟有泪,秋荒桃李不成蹊。

西堂吟思无人助,草满池塘梦自迷。

(0)

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

巀嶭高城汉水边,登临谁与共跻攀。

清川万古流不尽,白鸟双飞意自闲。

可笑沉碑忧岸谷,谁能把酒对江山。

少年我亦曾游目,风物今思一梦还。

(0)

祝英台近·其二北固亭

澹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

(0)

葛常之犀表帖赞

文康之学导其源,文定之学浚其流。

三世之帖俱传于予家,其亦足以见植槐之志,而占良冶之裘也欤。

(0)

栖霞岭

九折崎岖入杳冥,苍崖中断见云生。

著身高处不知险,回首省时方始惊。

半岭雷奔空石堕,满山花发晓霞明。

世间岂是无平地,何事吾侬爱此行。

(0)

扫地花/扫地游.双调

晓阴翳日,正雾霭烟横,远迷平楚。暗黄万缕。

听鸣禽按曲,小腰欲舞。细绕回堤,驻马河桥避雨。

信流去。想一叶怨题,今在何处。春事能几许。

任占地持杯,扫花寻路。泪珠溅俎。

叹将愁度日,病伤幽素。恨入金徽,见说文君更苦。

黯凝伫。掩重关、遍城钟鼓。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