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载愁漂,帆移梦去,不知过几邮程。
起拓篷窗,茫茫但有山横。
沙堤一白霜天月,是荻花、枫叶都零。
尚长征,远海冥冥,断雁星星。
餐风宿水谁相共,肯伴侬癯影,除有凉檠。
托渚为乡,算来不及浮萍。
柴桑旧侣今无恙,又辜他、菊约松盟。
问何情,苦掷浮生,甘换浮名。
浪载愁漂,帆移梦去,不知过几邮程。
起拓篷窗,茫茫但有山横。
沙堤一白霜天月,是荻花、枫叶都零。
尚长征,远海冥冥,断雁星星。
餐风宿水谁相共,肯伴侬癯影,除有凉檠。
托渚为乡,算来不及浮萍。
柴桑旧侣今无恙,又辜他、菊约松盟。
问何情,苦掷浮生,甘换浮名。
这首《高阳台·钱清舟次》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舟行钱清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沉的情感。
开篇“浪载愁漂,帆移梦去”,以“愁”与“梦”入笔,将个人的情绪与外界的景物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哀婉而深远的氛围。接着,“不知过几邮程”一句,既是对旅途漫长、未知的感慨,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思考。
“起拓篷窗,茫茫但有山横”两句,通过“篷窗”这一船上的小空间,映射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广阔天地之间的渺小感。“沙堤一白霜天月,是荻花、枫叶都零”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图景,霜月、白堤、荻花、枫叶,构成了一种萧瑟而静谧的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生命轮回的主题。
“尚长征,远海冥冥,断雁星星”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远海的迷茫与断雁的孤独,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强化了情感的表达。接下来,“餐风宿水谁相共,肯伴侬癯影,除有凉檠”表达了在旅途中无人相伴的孤独感,只有凉檠(灯)相伴,更显其凄凉。
“托渚为乡,算来不及浮萍”一句,借“浮萍”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根,表达了对命运无奈的感慨。最后,“柴桑旧侣今无恙,又辜他、菊约松盟”提到了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以及未能如愿享受田园生活的遗憾。
“问何情,苦掷浮生,甘换浮名”则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提出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表达了对自由与真实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