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下元府,莫作马当看。
自有天公仗,那能问水官。
人云下元府,莫作马当看。
自有天公仗,那能问水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过马当》。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人云下元府,莫作马当看”,以“人云”引出话题,暗示了外界对某个地方或事物的普遍看法,而诗人则提出不同的观点,不将“马当”视为寻常之物,而是赋予其更深的思考空间。这里的“下元府”与“马当”都是地名,但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看待事物时应超越表面,深入本质的思考态度。
接着,“自有天公仗,那能问水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认为,天地之间自有其规律和力量(“天公仗”),这些力量是不可违抗的,无需去询问水神(“水官”)这样的外在力量来寻求答案。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内在力量的自信,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类行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人在面对自然与社会时应有的态度——既要有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要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展现出一种深邃的人生哲学。
携酒陟层巘,披榛趁幽途。
眷言宾友集,乐此山水娱。
烟峦既合沓,风磴复盘纡。
济济丽服偕,洋洋清奏俱。
维时春气暄,谷鸟鸣相呼。
丛柯自交叶,花萼方承跗。
始登天宝坛,稍瞰北岩隅。
丹井注紫霞,云峰耀玄珠。
龙洞辟南巅,层宫俨清都。
纵目领众奇,游心周八区。
相劝各欢饮,击鼓吹笙竽。
立监视行觞,更仆佐倾壶。
舒怀或同笑,愤志亦独吁。
所欣契谊齐,幸免礼法拘。
言归已向夕,落日相携扶。
奕奕花间灯,馀辉烂星湖。
岂曰恣沈湎,庶用弥忧虞。
寄言城市子,此乐今恐无。
痴龙兀挟云阵舞,海天十日九风雨。
脉脉隔江不得语,冒雨寻僧禅趣古。
何期海上听潮人,心花怒发天地春。
豪吟杜陵洗兵马,天涯慰我哀时身。
开缄喜若与君遇,顿释愁怀诵佳句。
云阴蔽天无斗牛,漫倚楼阑看剑气。
细雨窗纱,正梦里、风台月榭。
帘垂处、轻云淡抹,玉钩不挂。
吹去几丝烟篆冷,飞来一幅潇湘画。
染胭脂、微晕海棠花,陪幽雅。颂凤历,恩波下。
应告却,鸾机假。算金风百廿,星桥双驾。
好会漫怜今夕占,离愁翻恨重黏惹。
怪无端、乌鹊到人间,传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