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天地,纤尘栖弱草。
风至草动摇,微躯不自保。
万物谋所寄,时至安能巧。
大壑藏舟移,过眼疾于鸟。
何用心人事,兀兀抱枯槁。
人生处天地,纤尘栖弱草。
风至草动摇,微躯不自保。
万物谋所寄,时至安能巧。
大壑藏舟移,过眼疾于鸟。
何用心人事,兀兀抱枯槁。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思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生命、自然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洞察。诗人黄景仁通过“人生处天地,纤尘栖弱草”开篇,将人置于广阔宇宙与渺小生命的对比中,暗示了个体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接着,“风至草动摇,微躯不自保”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面对外界力量时的无力感,暗喻人生的不可预知性和易逝性。
“万物谋所寄,时至安能巧”则表达了万物在特定时间寻求生存之道的艰难与无奈,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命运的不确定性。而“大壑藏舟移,过眼疾于鸟”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之快,如同飞鸟掠过,让人感叹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
最后,“何用心人事,兀兀抱枯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似乎在问自己和世人,究竟为何要执着于世俗的追求,当生命如草木般易逝,又有多少价值能够真正留存?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设问与比喻,引导读者反思生命的价值、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时间的意义,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展现了黄景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世味尝已遍,亸著匿云山。
为问何能尔,鸟倦自知还。
湘西一千顷,分我杨柳湾。
时为理鱼蓑,人眠舟自闲。
公真功名人,高韵不可攀。
譬如秋无云,璧月挂一弯。
我诗聊寄耳,猥语凭见删。
峻句乃见辱,崄如履潼关。
细看秀争发,红英微雨斑。
坐令十年心,清凉去煎烦。
竹林在何许,延颈伫望间。
遥知醉逃暑,玉纤侍丫鬟。
得句有奇趣,笑涡印朱颜。
引纸欲续和,自叹才涩悭。
应当恕不迨,乡闾念疏顽。
把卷味长哦,松风嗽齿寒。
随轩文字海,异宝罗周遭。
忽见张公诗,雪浪翻惊涛。
坐令千岩秋,万壑风怒号。
如君阅缙绅,异材杂蓬蒿。
我公廊庙姿,王室久勤劳。
只今天下望,北斗太山高。
验君平生术,月胁窥秋毫。
嗟余人世外,灵台关钥牢。
行将侣白鸥,浩歌作远逃。
已作华亭叟,月明水一篙。
昏花委篝灯,夜雨集梧井。
空房啮饥鼠,坏壁咽寒蚓。
有生独多艰,念极泪殷枕。
亲朋势宜绝,丑恶讳闻听。
弃遗等苦李,零落如断梗。
忠也新数面,义已到刎颈。
愿留广推挤,守护轻躯命。
逐臭宁有理,嗜痂亦天性。
人情骨肉离,道义燕秦并。
相逢百忧中,如热啜甘冷。
气清秋泼山,韵胜月夕镜。
何时一丘壑,携子脱尘境。
风林作清啸,追步千峰顶。
进公事业颇拔俗,欲凭妙语招遗魂。
文章种性欠疏理,焦芽故态何足论。
心知高人笑谀墓,抱羞无地容逃奔。
佳章忽来生喜气,风轮载我登昆崙。
徐观笔力作波险,正与醉素争弟昆。
山高水深世听莹,爱子赏音知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