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面层崖,丛蕉手自种。
高风追二朗,生涯与师共。
默坐每观身,炉烟作云涌。
萧萧半夜雨,亦足清君梦。
小轩面层崖,丛蕉手自种。
高风追二朗,生涯与师共。
默坐每观身,炉烟作云涌。
萧萧半夜雨,亦足清君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居住在一间面向山崖的小屋中,亲手种植着一丛芭蕉。高洁的风仿佛追随著两位仙人,诗人的生活与僧侣的生活相映成趣。他常常独自静坐,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炉中的烟雾如同云朵般升腾,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夜晚,一阵阵轻柔的雨声,似乎能洗涤心灵,为诗人带来清新的梦境。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平静。小轩、山崖、芭蕉、高风、炉烟、半夜雨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禅意的世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及在静谧中寻求内心安宁的心境。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相依几夕数觥筹。沟水忽分流。
杨枝待折还延伫,凭轻帆、欲去还留。
惆怅石城桥畔,一年一送归舟。歌残金缕不胜愁。
无语注双眸。江南剩有欢场在,料隔江、梦也回头。
却怪莺声啼处,绿阴遮断红楼。
一纸飞书至。报随园、烟霞杖履,依然人世。
梨枣思传多少客,挽住先生归辔。
正好在、红尘游戏。
混沌初分老蝙蝠,问生时、谁识何年始。
郭璞算,虚言耳。贺诗此日应千纸。
想开缄、梅花风里,猿欢鹤喜。
诗世界宽无历劫,如此神仙有几。
真别有、人间天地。
明日岁华新又是,□壶中、甲子从头起。
松柏寿,自难纪。
瘦却腮红,愁消黛绿,病中辜负年光。
连日春晴,卷帘几阵花香。
空教赢得春光好,到如今、怕说春长。
又何须、药驻红颜,衣斗新妆。
惊回一枕当年梦,问儿家往事,说也堪伤。
芳草无情,依然绿遍池塘。
啼痕镇日萦罗帕,尽由它、湿透鸳鸯。
漫凄凉、身似春蚕,心似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