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病起》
《高阳台.病起》全文
清 / 吕采芝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瘦却腮红,愁消黛绿,病中辜负年光。

连日春晴,卷帘几阵花香。

空教赢得春光好,到如今、怕说春长。

又何须、药驻红颜,衣斗新妆。

惊回一枕当年梦,问儿家往事,说也堪伤。

芳草无情,依然绿遍池塘。

啼痕镇日萦罗帕,尽由它、湿透鸳鸯。

漫凄凉、身似春蚕,心似秋霜。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病起》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病愈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词中运用了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瘦却腮红,愁消黛绿”,开篇即以女子病后的身体变化,暗示其内心的痛苦与忧愁。腮红消瘦,黛眉褪色,不仅描绘了外在形象的变化,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她因病而产生的精神负担。

“连日春晴,卷帘几阵花香”,春天的明媚景象与女子的病体形成对比,花香虽美,却难以驱散她心中的愁绪。这句通过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物心境的落差,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空教赢得春光好,到如今、怕说春长”,表达了女子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恐惧。她害怕提及春天的漫长,似乎是对生命短暂的深深忧虑。

“惊回一枕当年梦,问儿家往事,说也堪伤”,词人通过梦境的回忆,将读者带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她询问着过去的往事,却发现那些记忆充满了悲伤,无法言说的痛楚。

“芳草无情,依然绿遍池塘”,芳草的生长与池塘的碧绿,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与女子的个人命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她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无力感。

“啼痕镇日萦罗帕,尽由它、湿透鸳鸯”,通过描述女子每日擦拭泪水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她的哀伤与孤独。泪水不仅湿透了罗帕,甚至仿佛浸透了鸳鸯,暗示了她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漫凄凉、身似春蚕,心似秋霜”,最后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将女子比作身如春蚕、心似秋霜,形象地表达了她生命的脆弱与内心的寒冷。春蚕终将化为蛹,而她的心却如同秋天的霜一样冷硬,暗示了她对未来的悲观与绝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在病愈后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展现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吕采芝
朝代:清

江苏阳湖人,字寿华。赵镛谟妻。早寡。工诗词。有《幽竹斋诗》、《秋笳词》。
猜你喜欢

送邹德章教授之官合淝二首·其一

晚色溪亭路,风帆去莫遮。

交情寄桑落,离恨渺天涯。

志行今谁及,声名莫谩誇。

淮人问规范,说似道乡家。

(0)

大涤洞·其五

快上篮舆晓色分,松风满袂涤埃氛。

三竿未放高峰日,一笑先开洞府云。

忆昔曾留天帝坐,至今犹带御炉薰。

莫教俗驾来相尾,只恐诒讥晋郭文。

(0)

对菊怀陆子静

落落芗城二老翁,白须遥映菊英中。

交成晚节人弥淡,吟到寒花句亦工。

灌溉已欣分绮色,扶持还藉挹芳丛。

吾徒素爱凌霜质,相对应知臭味同。

(0)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

鹫岭云何锡杖飞,汉家社稷要扶持。

衮衣人共尊姬旦,木铎天将以仲尼。

亿万生灵俱再造,百年寿考复奚疑。

欲枯沧海濡秋兔,来写门生献寿诗。

(0)

题曾公卷采菊图

九日东篱采落英,白衣遥见眼能明。

向令自有杯中物,一段风流可得成。

(0)

八月十四日夜作

三更欲眠灯挂壁,被冷何曾双脚直。

西风一夜枕边鸣,令我下床三叹息。

君莫悲秋且自悲,朱颜白发来相随。

天公造作悲欢事,要令百岁如狂痴。

达人大观无不可,岂合坐受天公欺。

我惭无处看明月,一掌荒庭秋草没。

去年忆上黄神山,笑看万里清光发。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