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已清妍,交枝更媚妩。
见之已愁绝,那复隔烟雨。
钱塘千顷春,想见西津渡。
他日到南屏,莫忘孤山路。
一枝已清妍,交枝更媚妩。
见之已愁绝,那复隔烟雨。
钱塘千顷春,想见西津渡。
他日到南屏,莫忘孤山路。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梅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与意境。首句“一枝已清妍,交枝更媚妩”以“清妍”和“媚妩”两个词,分别形容单枝与交枝的梅花,前者清雅脱俗,后者则更加娇美动人,形象地勾勒出梅花的形态之美。
接着,“见之已愁绝,那复隔烟雨”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赞叹,也暗示了梅花在烟雨中的朦胧美,使得这份美丽更加难以忘怀,仿佛即使隔着烟雨也能感受到其绝世风姿。
“钱塘千顷春,想见西津渡”则将视线从眼前的梅花扩展至更广阔的春色之中,想象着钱塘江畔的春意盎然,以及西津渡口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景的向往与期待。
最后,“他日到南屏,莫忘孤山路”两句,预设了一个未来之约,邀请友人一同前往南屏山,特别提醒不要忘记经过的孤山路,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共同追寻与珍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墨梅的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期待,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