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十九首·其十七》
《古诗十九首·其十七》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别久音问旷,不疑窗外声。

蟢子焉足凭,檐鹊长欺人。

月圆忽已缺,暑去寒相因。

书来不敢看,恐是遗东邻。

尝闻有归期,寒风暗自惊。

午梦迎中途,生憎黄莺鸣。

修阻谁能料,新心知重轻。

万事弗信缘,沉吟空复情。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诗十九首(其十七)》,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全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

首句“别久音问旷”,点明了主人公与友人分别已久,音讯渺茫,内心充满孤独与寂寞。接着,“不疑窗外声”一句,看似矛盾地表达了对任何外界声音的关注与期待,哪怕只是窗外微小的声音,也足以触动内心的敏感神经。

“蟢子焉足凭,檐鹊长欺人”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蟢子和檐鹊分别比作不可靠的朋友与欺骗者,形象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怀疑。

“月圆忽已缺,暑去寒相因”描绘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而“书来不敢看,恐是遗东邻”则表现了主人公对收到信件的复杂心理,既渴望又害怕,担心信中内容可能带来的失望或尴尬。

“尝闻有归期,寒风暗自惊”表达了对归期的期盼与对时间流逝的焦虑。接下来,“午梦迎中途,生憎黄莺鸣”则通过午梦与黄莺的鸣叫,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修阻谁能料,新心知重轻”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人际关系的重新评估。“万事弗信缘,沉吟空复情”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在面对人生变故与情感纠葛时,应保持理性与平和的心态,不轻易相信命运的安排,也不沉溺于无谓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与自然现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活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自述借俞原举韵

书屋半间宽不多,小于安乐邵家窝。

写经有客笼鹅去,问字无人载酒过。

自喜身閒如野鹤,谁能心苦似么荷。

短吟长咏忘朝夕,何异尧时击壤歌。

(0)

秋兴四首·其二

海上蓬莱识未真,楼船一去竟迷津。

仙家自有长生药,尘世元无不死人。

西苑年年花落尽,北邙日日冢添新。

春衫可典何须靳,莫负渊明漉酒巾。

(0)

帐房坐眺次韵张思廉

壮士如貔力拔山,将军勇气盖人寰。

旌旗影里蚩尤动,鼙鼓声中觇骑还。

印佩黄金龟作钮,剑磨白雪兽衔镮。

不妨谈笑青油幕,预遣精兵夜守关。

(0)

雨中述怀

久留永寿欲别去,如此满天风雨何。

衣裳山外八月冷,泥水道上三尺多。

异乡交谊足缱绻,故园归计成蹉跎。

明朝晴阴未敢必,有酒且任朱颜酡。

(0)

南山三绝句·其一

南山突兀塞吾斋,啖饭看山似食鲑。

山自有心来近我,何人裹袜又穿鞋。

(0)

题赤壁扁舟图

霜清水落不容刀,山石奔云作怒涛。

海上仙人归玉局,又随孤鹤过临皋。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