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借韵述还》
《借韵述还》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离愁渺渺隔云山,回首风尘暗玉关。

白雁影沉乡信绝,沧江日短使舟寒。

剑光星动宵弹铗,客袂霜清晓拂冠。

千古伏波多志节,一时薏苡谤珠还。

(0)
鉴赏

此诗《借韵述还》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描绘离愁别绪与归途艰辛,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坚韧不拔的意志。

首联“离愁渺渺隔云山,回首风尘暗玉关”以“离愁”开篇,将离别的哀伤与远方的迷茫交织在一起,云山阻隔,视线难及,暗喻了与亲人朋友的分离之痛。接着“回首风尘暗玉关”,玉门关的暗淡,象征着归途的艰难与未知,进一步加深了离愁的氛围。

颔联“白雁影沉乡信绝,沧江日短使舟寒”运用白雁与沧江的意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归途的寒冷。白雁的消失意味着消息的断绝,而沧江的日短则暗示着时间的紧迫与旅途的漫长,使舟寒则形象地描绘了归途的艰难与内心的凄凉。

颈联“剑光星动宵弹铗,客袂霜清晓拂冠”转而描写诗人归途中的自我激励与坚持。宵弹铗,即夜晚弹奏剑鞘,象征着诗人即使在困苦中也不忘自我磨砺;客袂霜清晓拂冠,则是清晨整理衣冠,展现出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清醒与决心。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尾联“千古伏波多志节,一时薏苡谤珠还”引用历史典故,以伏波将军的英勇和薏苡事件的误解来比喻诗人虽遭遇误解与诽谤,但依然坚守志节,最终会得到公正的评价。这一联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历史上相似人物的致敬,强调了忠诚与正直的价值。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面对离愁与归途艰辛时的复杂心情与坚定信念,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与正义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金人捧露盘.观演秣陵春

记当年,曾供奉,旧霓裳。叹茂陵、遗事凄凉。

酒旗戏鼓,买花簪帽一春狂。

绿杨池馆,逢高会、身在他乡。

喜新词,初填就,无限恨,断人肠。为知音、仔细思量。

偷声减字,画堂高烛弄丝簧。

夜深风月,催檀板、顾曲周郎。

(0)

送玉面狸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藁街东。

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0)

答王晓沧

曾见王郎海上行,十年重晤凤皇城。

消磨花月新诗卷,沉郁风云旧酒兵。

往事欲谈宜痛哭,此生贻误是浮名。

尊前豪语劳君记,孤负移山志不成。

(0)

孝子顾子芳刻木为母奉事如生及顺继母慈孝相感以诗嘉之二首·其一

刻木为娘刻意深,视成怡悦听成音。

雕工易刻慈亲貌,难刻人间孝子心。

(0)

水调歌头

十日九风雨,一日是层阴。

春秋绝少佳日,无地可登临。

不见西来秋色,但诵南华秋水,愁坐怨秋霖。

屈指几明月,凝想到如今。树萧萧,泥滑滑,院沉沉。

绿蓑青笠,江上渔父也难禁。

挑尽幢幢灯影,听遍床床屋漏,馀润逼罗衾。

泼墨襄阳画,催我短长吟。

(0)

浣溪沙

已信潮音是梵音,沧浪淘洗去来今。

百年身世此沉吟。

揭地蛮烟谁扣马,稽天狂海待填禽。

楼船高处怕登临。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