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爱平湖远爱山,双清收入小亭閒。
云容水态皆堪赏,俗气红尘总不干。
日静坐闻黄鸟啭,烟明遥见白鸥还。
情知风月无边景,频倚雕阑自在看。
近爱平湖远爱山,双清收入小亭閒。
云容水态皆堪赏,俗气红尘总不干。
日静坐闻黄鸟啭,烟明遥见白鸥还。
情知风月无边景,频倚雕阑自在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首句“近爱平湖远爱山”,既表达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喜爱,也暗示了他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接着,“双清收入小亭闲”一句,将诗人置身于清幽的小亭之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清逸。
“云容水态皆堪赏,俗气红尘总不干”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尘嚣的超脱。云彩与水面的倒影,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而这一切的美好,与喧嚣的尘世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日静坐闻黄鸟啭,烟明遥见白鸥还”描绘了诗人静坐于亭中,聆听黄鸟的鸣叫,远眺白鸥归巢的情景。这一静一动,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情知风月无边景,频倚雕阑自在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他知道,无论是风起云涌还是月明星稀,自然界的美景都是无限的,他愿意随时倚靠在精美的栏杆上,自由地欣赏这无尽的风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超脱,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春风吹梦蓦江飞,行尽江南只片时。
深院无人自惊觉,夕阳芳树乳鸦啼。
背立妆台髻鬟懒,镜鸾应见茸茸眼。
不须回首更嫣然,刘郎已自无肠断。
沈沈黛色浓,糁糁金沙绚。
却笑宣州房,竞作红妆面。
蕊珠仙驭晓骖鸾,道服朝元露未乾。
天半刚风如激箭,绿绡飘荡紫绡寒。
乌逐山公噪,惊麕仰望疑。
春林无一事,獝狘自生悲。
红纷团枝一万重,当年独自费东风。
若为报答春无赖,付与笙歌鼎沸中。